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张轩硕
摘要: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本质要求,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的科学方法,坚持可持续发展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导向,实现了认识论、重点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中国奉行的生命共同体思想正在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正确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 两山论 中国智慧 生命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8-0207-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全面战略格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并把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写入党章,提出和树立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方向。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认识论
生态文明超越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高级文明形态,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方向,更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在总结人类文明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它不仅是对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超越,也是对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一)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大自然慷慨且脆弱,人类活动一旦超过自然界的自愈极限,便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伤害。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归旨,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始终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生态理念,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既是民生也是民意,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得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长点。
(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要也在不断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正在逐渐成为全体人民的共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驱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引擎,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倒逼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驱动科技创新;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绿色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改革创新又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同时我国一切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论,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联,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走出一条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重点论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需要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发展新理念,更重在建章立制,要尽快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一)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赢蓝天保卫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污染防治作为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要打赢这一仗坚战必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确保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目标,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环境保护关键问题、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要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着力解决关切群众健康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水资源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治污和修复、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等等。
(二)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坚守生态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为了保障生态安全,我国设定了8亿亩“湿地红线”、18亿亩“耕地红线”、37.4亿亩“森林红线”。这些红线就是生态环境自愈的弹性阈限,一旦突破这些红线,就会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其代价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来偿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守生态红线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对于破坏生态红线的行为重拳整治、绝不手软。
(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管:强规划、重惩治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规划先行。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完善生态环境监管的重要抓手。虽然在法律形式上我国的自然资源属于国家和集体,但在实际上,对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尚不明晰,这就导致了责权不清、监管困难、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2]在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上,只有真抓实干才能见效,加快构建归属明晰、责权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据环保部统计,2016年全国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78万件,下达处罚决定12.47万份,罚没66.33亿元,对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进行一岗双责、终身追究,以严密的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实践论
盛世兴林,泽被后世,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同时还需要多重合力、驰而不息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
(一)步步为营:逐步形成全社会生态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福泽大众、人人受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和推动者。重塑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要唤醒全社会的生态良知,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觉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与征服,而是和谐共存的生命共同体;人类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美丽的生存家园。
(二)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青山应常在,绿水须常流。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甚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地指引着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是一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它隐含着价值参考系的转变,使我们的价值基础由传统GDP增长转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多维考量。它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有一颗久久为功的决心和毅力。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架,功在不舍。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注定是一场艰苦漫长的持久战,必须有滴水穿石的毅力和愚公移山的决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惜,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3]
(三)全力推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迈向新时代,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一并踏上了新征程,当然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受发展阶段的制约,建设难度较大;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有待健全;政策工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力度有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尚浅,等等。对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思路和方式,积极破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难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进入新常态。
一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并且将这些新理念上升为统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路,构建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正在成为新常态。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明晰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环境保护监察机制,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各方面和全过程,正在成为新常态。
三是注重民生福祉,必须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坚决惩治污染环境、损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生态问题。通过法律、法规、监督、问询等举措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和持久战;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保障人民依法有序行使环境监督权,营造生态文明良好社会氛围,把美丽中国建设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人人自觉保护环境,正在成为新常态。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决心带领人民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走向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不僅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而且在实践中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为未来人类发展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49-50.
[2]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0/c397563-27331312.html.[2018-12-24]
[3]习近平: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829/c64094-29500069.html.[2018-12-24]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