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社会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问题研究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社会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阅读数:305

苏彬怡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流动人口迁移模式的转变使得大量流动儿童随迁,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也日渐凸显。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仍然存在缺少社区、同辈群体、学校、家庭等群体的支持,阻碍了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进程。所以,本文从分析这些群体怎样导致流动儿童产生社会融入困境入手,来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流动儿童 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069-02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背景。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的迁移模式逐步由个人向家庭变迁,使得流动农民工子女数量逐年增加。在流动儿童中,一部分是有农村生活经历,然后转到城市居住,另一部分则是出生于城市但户籍仍属于农村,他们在进行社会融入时会遇到各种障碍与难题。近些年社会热点话题中关于流动儿童因无法融入城市环境导致的各类事件层出不穷。所以流动儿童问题也逐渐被大家重视。

(2)流动儿童的现状。《中国流动儿童数据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全国0至17岁儿童总量为27891万,流动儿童数量已达3581万。城镇儿童中有四分之一是流动儿童。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有1394万,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数的13%。截至2010年年底,在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入读的流动儿童仅占全国上学的流动儿童总数的69%,意味着仍有三成流动儿童未能进入公办院校。部分流动儿童入读打工子弟学校,而此类学校在软硬件、教学质量方面都与公办学校存在较大差距。[1]

二、研究意义

目前流动儿童数量大,大体上呈递增趋势;年龄结构上,大部分尚且处于0~17岁的义务教育阶段。米德的“儿童社会化过程三阶段”指出,0~8岁正是处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亲密他人的影响,可塑性和模仿能力很强。10~12岁为叛逆期的开始,需要周围环境的关爱和正确疏导。我国近年来倡导素质教育,社会对个人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们不应该只把目光停留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也更应该关注儿童的人格的塑造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进行社会融入,否则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隐患。[2]

三、研究视角

社会融合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研究自杀率时提出的,本文根据研究需要引用艾林森的观点:社会融合为个体或群体(平等地)被包容进主流社会或各种社会领域的状态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会涉及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社区等多个社会化主体,这些主体通过社会支持帮助流动儿童进行社会化转变。[3]所以本文将重点研究流动儿童在社区、同辈群体、教育、家庭等方面的社会融入问题。

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困境

(1)缺乏城市社区支持。大部分流动儿童父母的收入较低,居住地为环境恶劣的城乡结合部,人身安全容易受到威胁,流动儿童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周遭环境,如赌博、黄色影像、言语粗鲁等不良习气的影响,不利于他们的社会化。其次,受血缘、地缘观念影响,流动农民工在城市中大多与同乡群居,所以流动儿童在居住社区很少能接触到城市孩子,形成了空间上的区隔。所以流动儿童因缺乏社区支持,难以对城市产生认同感。

(2)缺少同辈群体的支持。同辈群体对儿童的社会融入有较大的影响,与同辈良好的互动能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进行社会融入。但现实中受城乡隔閡落后思想的影响,一些城市儿童给流动儿童贴歧视性的标签,加上一些不良媒体的引导,使得流动儿童“污名化”。其次,流动儿童因为户籍、社会地位、家庭条件以及自身经历等各方面因素容易跟同辈群体产生较大的心理差距,会因为这些原因被孤立或者是排挤,形成对立甚至发生校园暴力,这种不良互动不只是城市居民无法认同外来务工子女的表现,也是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产生排斥的原因。

(3)缺乏教育公平的支持。流动儿童入学有两种选择,一是进入民办院校,民办院校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且教师资质偏低,容易给流动儿童带来负面影响。二是进入公立学校,而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了流动人口与当地人平等的社会交往,笔者经调查发现,很多城市的公立学校针对流动儿童的入学要求多、门槛高且程序复杂,且需缴纳高额费用,加大了入学的难度。入学后,成绩与升学率第一位使很多流动儿童属于边缘化的存在,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与帮助,且受到考试制度的限制,流动儿童容易有孤僻、觉得不公平的心态出现。

(4)缺少家庭支持。流动儿童处于早期社会化阶段,容易受到家庭的身份地位带来的影响。而他们的父母受文化程度限制,在城市中普遍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使得流动儿童容易在与同辈群体交往时产生负面心理,从而对社会融入产生排斥。另外,流动儿童的父母文化水平也影响着教育子女的观念。家庭收入偏低,除去要维持生活的基本开销,对孩子教育资金的投入是很乏力的。这就导致与城市儿童的差距越拉越大,加剧了城乡隔阂。

五、对策建议

(1)国家政府部门。政府应适当简化流动儿童的入学程序,给稳定居住的流动儿童提供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流动儿童数量增加使得有些流入地教育资源无法同步供给,学位不足,面对这一问题,国家可加大教育投入,地方政府适当加大教育投资,增加公办学校数量;或整合教育资源与民办学校相结合,既提高了民办学校的教育资质,又解决了学位资源缺乏的问题,为流动儿童提供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2)学校。学校应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供给。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民办学校交流,带动落后教学,促进教育公平;对教育设施陈旧落后的学校进行一对一帮扶,攻克短板;把流动儿童的升学率列为教师工资的考核指标,鼓励老师对其进行细致全面的教育,帮助其树立学习目标。

学校要引导流动儿童积极融入集体,消除城市儿童的偏见与歧视心理。群际接触理论指出,良好的群体接触能有效地减少群体之间的偏见,学校可以多开展集体活动来培养大家团结平等的意识。当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时,学校可寻求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介入,对出现问题的儿童进行适当的疏导

(3)家庭。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场所。父母的教育方式、理念对儿童早期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若父母教育观念落后,就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以及对城市居民的态度等也会影响流动儿童的观念。因此,流动儿童父母应该提升自身的教育观念和处事态度,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环境;在闲暇时间多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给予他们陪伴;增加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拉近与城市孩子的距离。

(4)社区。良好的社区氛围能帮助流动儿童积极地进行社会融入,也能消除城乡隔阂。社区可以寻求社工机构的帮助,对社区的流动儿童进行城市融入的心理调适,通过举办一些活动来提高社区里流动家庭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让这些孩子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提高对城市文化生活的认同感,从而更积极地融入城市和社会。因为空间的区隔,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缺乏沟通,城乡儿童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促进城乡儿童的互相了解与团结,打破他们之间的隔阂,提高彼此的认同感;也可建立互助小组,城市儿童一对一地帮助流动儿童来适应城市的日常生活,城市儿童也可以借助这些活动改变对流动儿童的刻板印象,达到互相帮助、互相进步的目的。这些活动可以缩小与城市同辈群体之间的生活差异,让流动儿童不再囿于自己狭小的圈子,与城市儿童互相接纳,深化动流动儿童的城市认同感,形成更好的社会融入。

参考文献:

[1]中国流动儿童数据报告(2014)[R].

[2]陈晓宇.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探究[J].智库时代,2017(10):89-90.

[3]张大维,谢洪波,张大维,谢洪波,余彧.封闭化与街角化:流动儿童现状及其社区融入研究——基于W市H社区的调查[J].社会主义研究,2012(2):87-91+146.

责任编辑:赵慧敏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