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张娅洁
摘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的伟大构想与重要任务,这同样也是全党的共识,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是实现自身优化的要求,同时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需要,为了充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融,解决传统文化所存在的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以及文化焦虑的实际问题,实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需要将正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将合理化的路径作为载体,将超越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此推動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方法 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081-03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面临了从站起来一直到富起来的历史转变,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开始从富起来朝着强起来而不断努力。对于国家以及民族而言,“富”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强”的衡量指标则是多元化的。民族的强大并非只是经济强大,同时也是文化与精神强大。[1]国家强大不仅包含了硬实力的提升,同时也包含了软实力的增强,硬实力只有将软实力作为支撑才可以长期稳定发展。既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努力使中国的精神与文化强大。文化与精神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传承性,特别是在中国这种文化以及精神资源丰厚的国家,盘活传统文化与精神资源,使其能够和新时代无缝对接,这是中国文化逐渐走向强大的必经道路。这种现实而又科学的路径便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转化指的是人们以传统概念为基础所进行的改造,这个改造本身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要充分展现出科学性的一面,也就是在对其进行改造之后,不能够违背概念原意。为此,“创造性转化”也被认为是按照时代的要求以及特征,对那些依然有借鉴价值的意识形态进行改造,努力赋予其全新的表达形式与时代内涵。创新性发展是指对传统概念所进行的创造更新,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意涵。[2]准确把握二者的概念对于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对中华传统文化实施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一)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社会存在将会对社会意识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有何种社会存在,必然会有相应的社会意识与之匹配。目前,我们正在面对的社会存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实现,这是历史使命,更是万斤重任,需要有社会意识为其鸣锣开道。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有着浓烈的历史厚重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历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遗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意识会保留其独立的部分,并且与过去社会存在所匹配的内容,使得社会意识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历史继承性,使得传统文化即便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一定的价值。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现代价值,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以当前社会存在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使其能够和当代先进文化、民主政治以及社会治理等社会存在相协调与匹配,并为其服务。这就需要提高文化在国家治理能力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使用文化力量实现中国梦。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值得我们努力奋斗。
(二)实现自身再优化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具备了继承性,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于其自身的继承性研究,很多学者都已经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并且逐渐达成共识。但传统文化本身也具备局限性,很多观点与现代我们所弘扬的主流意识形态不适应,因此,对传统文化进行加工和改造,实现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是必备之举。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结合传统文化本身的特征,使用相对应的策略,推动其现代化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二重性特征。如果我们只能看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而看不到局限性,就会夸大传统文化功能,陷入对于传统文化的过分崇拜。而如我们只是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局限性,无视其继承性,就会贬低传统文化本身的现实价值。由此可见,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努力克服其具备的历史局限性,充分发挥其历史继承性,改造其劣势,发扬优势,使其能够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余热。[3]
(三)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与时俱进不仅是时代精神,同时也是民族精神,值得弘扬、传承。依据“与时俱进”的相关理念,我们的思想观念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摒弃传统,进入到全新的时代中。面向全新的发展时代,着眼于未来时代的新要求与新发展。所有的一切都向我们昭示出,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是与时俱进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4]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人类文明当中所存在的优秀文化基因和中国文化相匹配,和现代社会协调发展,从而弘扬超越国度、跨越时空以及富有魅力的文化精神,为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困境
马克思主义把人作为实践主体,实践对象是客体。事实上,主体化的概念体现出了自我解放与超越的创造力。文化主体性概念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文化自我意识作为文化主体性的基本。自我意识不仅从文化内生层面对文化作出了自我认知、分析以及自省,同时也从异质文化层面要求文化的合理共生以及平等交流。文化独立意识作为文化主体的基本保障。异质文化交融要求彼此独立,民族独立将会引起民族精神文化独立。文化独立意识表明多元文化交往进程中保持的自动选择精神以及不卑不亢态度,而不是故步自封和被动接受。文化自强意识是文化主体性的重要目标。培养文化自强意识的核心在于文化创新。本土文化能够通过对历史的传承以及扬弃,传递有用的价值与经验,吸收异质文化当中的合理因子和自身实现创造性转化与结合,使得文化能够具备时代性以及民族性的基本特征。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传统文化主体性缺失的困境,体现在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以及文化焦虑等方面。文化自卑也就是对本土文化所存在的不自信心理,过分推崇西方的文化,特别是近年来,面对现代和传统的激烈交锋,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产生偏差。文化自卑心理长期存在,在学界主要体现为全盘西化,全面否定我国传统价值观与文化,他们认为现代化便是完全抛弃传统,实现西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庸俗化的文化进化论思想,其不利于民族凝聚以及文化认同。文化自负也就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认知过高,排斥所有的外来文化,这种范式也被稱作文化保守主义。文化焦虑指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焦虑感以及怀疑。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异质文化所带来的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首先,现代性二律背反产生了精神压抑以及焦虑,使人能够受到异己文化支配,消解了主体性以及自由性。其次,西方社会对于中国所存在的他者思维,使用民族偏见与话语主导权,不断制造以及传播大量对中国发展不利的负面信息,向中国输出大量的西方价值观念,构建了全新的文化以及媒介霸权,导致国民对于中国本土文化存在排斥与犹豫的心理。[5]
三、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方法创新
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笔者认为,这两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方法与路径两个层面。
(一)以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
想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首先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将为人民服务以及为社会服务作为正确的导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注重推陈出新与古为今用,在继承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注重继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基础与前提。其次,始终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以及价值观层面的人民利益标准、历史观中的生产力标准作为导向。这是区别对待与扬弃继承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的条件与基础。再次,要全面强化对现代社会以及当代文化特征与矛盾的深入分析,深刻而又准确地掌握人类社会发展逻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这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的条件与前提。最后,我们需要将现代社会实际作为核心,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实现伟大复兴的创新实践有效融合,与培育以及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相融合,和构建先进文化创新实践融合,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相结合,在结合当中鉴别、激活、转化、发展、继承和创新,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打下扎实的方法论基础。[6]
(二)以合理化的路径为载体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选择路径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过程。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就是采用马克思方法论以及世界观诠释、整理传统文化的历程。只有始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才可以实现有扬弃的继承以及有区别的对待,才能够为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指明方向,并且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诚然,其中暴露出的历史教训以及经验也是需要认真汲取以及全面反思的。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文化、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需要坚持将传统文化作为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确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与原则立场。其次,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以及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本”,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纽带,同时也是绵延不息的动力,是构建中国特色文化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深层次原因与内在的根据。有效强化传统文化基因的当代阐释以及深度挖掘,就是要从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层面出发,充分挖掘和现代社会以及当代文化相匹配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以及道德规范,赋予其全新的生命精神、表现形式以及时代内涵,就是要在传统文化生命精神传播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从历史形式到现代形态,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这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变的核心以及本质,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的着力点与切入点。再次,不单单要具备世界眼光与全球视野,同时也要有自觉的时代问题导向以及时代问题意识。所以,要注重聆听时代发展的声音,回应时代发展的召唤,在科学回答以及全面研究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实践问题以及重大理论的进程中,充分激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回答时代发展诉求的过程中,拓展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的全新思路,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实现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7]事实表明,只有以中华民族文化立场为依托,以当代中国实际为基础,充分结合时代发展条件,坚持时代问题导向,在解决人类社会各种矛盾的基础上,真正实现鉴别对待以及有扬弃继承,才可以激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使其能够和当代文化匹配,和现代社会协调发展,才可以超越国界、跨越时空,展现其永恒的魅力,弘扬具备世界意义以及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才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以及实现伟大复兴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为人类社会秩序重构以及价值重构提供精神指引与中国智慧。
(三)以超越创新为发展动力
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的进程中,要注重和异质文化之间的融合。文明的多元化需要我们在批判意识以及理性思维的共同作用下,在不同文明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
首先,传统文化关注和异质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中存在“和合”的思想,其与西方国家关注斗争、对抗的精神是全然不同的。西方人在掠夺以及征服中实现了现代化,中国却关注协和万邦,这也体现出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中西方文化在融合的进程中有着广阔的范围以及相对较长的时长,比如唐宋阶段所引入的“胡乐番曲”等。
其次,传统文化在参考西方文化的进程中要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中西方之间所开展的文化交流并非是文化趋同化,而是一种在和平、开放的前提下所开展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要注重本土文化以及异质文化相互借鉴融合。换言之,引入异质文化并不代表本土文化将会走向消亡,同时也不代表一种文化能够完全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双方要尊重彼此所存在的差异,充分借鉴合理因子,以本国国情以及实践为依托,实现文化的有效共生。
最后,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在彼此交融的过程中要学会创新以及优质选择。正是由于选择以及创新的意识不够强烈,近年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融出现了全盘西化以及文化复古两方面的极端思想。我们要分清哪一些是需要借鉴以及学习的积极因素,哪些又是要抛弃与剔除的消极因素,不能够盲目崇拜。此外,要注重区分文化交流的动机与渠道。世界文化并非是无差异性的霸权主义,文化发展需要结成命运共同体,而并非是文化大一统的霸权主义,我们需要警惕那些以文化交流为幌子的国家分裂行为。
四、结语
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够开创未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以及民族传承的根本,假如丢掉了,那么将会隔断精神命脉。我们需要秉承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的转化性创新以及扬弃的继承,拓展以及完善传统文化,使其具备一定的新时代内涵以及现代化的表达,使得传统文化基因能够和当代文化匹配,争取到2025年形成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体系,使其形成具备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产品,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觉将会明显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将更加坚实。
参考文献:
[1]邵安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王阳明“致良知”道德修养论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1):103-105+109.
[2]刘俊月.推动洛阳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N].洛阳日报,2018-08-17:11.
[3]介江岭.从“批判继承”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问题的阐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8,16(2):93-98.
[4]贾建梅,白晓琦.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7-9.
[5]王艺霖.习近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知行关系为例[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5年(下)[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2016:10.
[6]王艺霖.习近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知行关系为例[J].党的文献,2016(1):19-24.
[7]刘军,柯玉萍.家国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6):18-23.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