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8 阅读数:290

杨俊丽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总览学术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研究课题都是热门话题。这些热点问题都与一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关。因此,本文以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为新的时代背景,来重点阐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212-02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做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去解决中国国内发生的各种现实难题;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双重过程,它不仅抛弃旧的、落后的文化,同时还缔造出中国的新文化。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取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质量,而且取决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建设的现实。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顾名思义,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得以落地、生根、发芽并最终枝繁叶茂地成长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的学者曾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概括为:“实质是实事求是,要义是创新,主题是发展。”[1]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的进程也必然深深烙上了文化的印记。”[2]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土化、实用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后才开始逐渐在国内传播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若没有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就不会传到中国。李大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国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他认真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背景和过程,然后一点一点褪去了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思潮对他产生的影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已经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的是李大钊于1919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是一篇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著。1920年3月,他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最早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这个团体主要负责组织参加五四运动的优秀青年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许多年轻人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纷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和创新成果及影响

1.发展过程和创新成果

解决“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问题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的领导班子的历史使命。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对“建设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摸索,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理论,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进,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又对当前的任务和形势作出了总结,这份总结是在新起点新阶段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在新起点新阶段团结全党、统一全党开展伟大斗争继而赢得伟大胜利的思想武器。”[3]

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党和国家进入了一个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在新形势下,党和人民要不忘历史,紧跟时代潮流,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向纵深阶段进行的理论武器和思想武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下中国的新时代国情密切结合,为实现中国梦而继续努力奋斗。

2.影响

纵观世界社会的发展史,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具体来讲,主要包括: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成为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胜利推向前进,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力量和历史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系统、深入地总结、继承和弘扬这个宝贵的经验和光荣的传统。”[4]然后,用这些经验和传统指引党和人民在马克思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及路径

(一)必要性

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首先就需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这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仔细剖析中国历史,我们就能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根源上讲是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所决定的。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是一个全新时代来临的标志。在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从“供应无法满足需求”转向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显著成就,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突出问题也接踵而至。人口老龄化、重要能源资源依旧短缺、环境污染虽然有所改善但仍需努力……可见,时代的需要让我们继续坚决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另外,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党和人民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栽了不少跟头、走了不少弯路后,最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深切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因此,

(二)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它不应该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应该是工具和武器。正如田克勤所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5]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上升为行动的指南和先导,指引中国人民不断进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蓝图。

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实现中国化,必须选取有效的路径。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搬到中国来,搬到中国最具体的实际国情上来,灵活解决中国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难题,而不是照搬照抄书本经验,机械套用、不知变通。其次,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于西欧,对于中国来讲,是一种外来文化。然而,这种外来文化要想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大地上站稳脚跟,并没有那么容易。它必须实现中国化、本土化。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个外来文化才能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作用。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培植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各个朝代、时期都有相应的主流文化,在浩瀚璀璨的中华文化中,“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作了华夏文明的底色。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可以被国人理解的民族形式,使中国人民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然后才能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这就要求在以中华文化为底蕴的中国,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向国人展示出来,使马克思主义能真正在中国扎下根,并蓬勃发展起来。

最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为实现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J].求是,2011(5).

[2]李梦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视角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1).

[3]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

[4]奚广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20.

[5]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北京[M].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1.

Study o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New Era

Yang Jun li

(The Marxism Department of Nanchang Aviation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issue of Marxism in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ranches in the study of Marxism. In the academic field, we can find that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Marxism, research topics such as Marxist times, Marxism popularization, Marx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hot topics. These hot issues are all related to a study - Marxism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ssues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current convening of the 19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a new era background.

Key words: the New Era; Marxism in China; study

責任编辑:刘健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