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学生社团参与对就业素质的影响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学生社团参与对就业素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16 阅读数:371

金博 高珮洛

摘要: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社团有自己的章程,并在学生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社团组织各类大型学生活动,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化第二课堂教育引导学生阵地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学生社团参与对就业素质影响的研究内容,了解到了更多学生社团参与的正向作用。随后通过深入访谈各社团负责人,了解到一手的学生感知信息,得出社团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结论。

关键詞:大学生社团 就业素质 社团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021-02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现阶段,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社团增多、跨校活动增多、与社会联系增多等新情况和新趋势。学生社团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营造和建设校园文化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新时期,学生社团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综合性人才。目前,第一课堂已远远满足不了高校学生张扬的个性和对技能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积极加入社团,通过参加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学习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通过对吉林大学大学生社团负责人进行访谈调查,深入了解社团举办活动的频率,社团中部员承担的任务类型,参加社团对于能力素质的培养程度等方面。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就业难”成为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其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的本质是就业能力存在不足[1](金昕,2012)。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这种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正是造成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思路在不断发展,但依然有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与社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问题。许多大学生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出现了自身能力与社会、企业需求不符和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2](张万兴、冯艳博、李润,2018)。

高校社团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不仅可以起到推动学生人格健全发展、鼓励学生自我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3](杜义强、边如欣,2017),同时,社团的多元化特征也使广大学生自我展示、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以满足。对于大学生来说,学生社团活动成了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4](刘鑫渝、高伟,2011)。

二、调查方法与结果分析

为了解本校学生社团的运作情况,掌握其活动内容、社团规模、社会影响,明确学生社团运行过程以及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学术研究型、文艺体育型、公益服务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团分别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访谈提纲并对各社团负责人进行了专访,所得结果整理如下:

(1)社团规模各异,覆盖范围较广。不同社团成员人数差异较大。例如,志愿服务类社团成员总计可达五百余人,而足球队成员人数只有三十余人,社团的性质及其主要从事的活动决定了社团规模大小。值得注意的是,各个社团的覆盖范围都比较广,主要体现在年级和学院两个维度,大多数社团在全校范围内纳新,因此社团成员来自于各个学院且覆盖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有些还包括硕士、博士生。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技术能力的学生相互交流对于社团成员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活动类型丰富,活动周期固定。各个社团活动举办周期较为固定,且并不局限于一种活动形式,而是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以项目组的形式展开活动,以结果为导向的活动方式能明显提高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另外,有些社团对成员进行培训并组织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参加比赛不仅能够与其他同类型社团进行交流,促进社团内部改革与自我管理,还可以为大学生未来就业提供筹码;还有些社团依托于各种传统节日,举行相应的社团文化活动,既能吸引参与者的兴趣,又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提高独立意识,增强就业能力。参加社团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高校社团类似于一个小型社会,需要各个层级、部门的成员相互配合才能够正常运转。社团与企业具有相似的组织架构,这有助于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培养自身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其次,通过组织策划活动,完成项目方案,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最后,学生在组织社团活动时会与同龄人、老师、校外人员等频繁地沟通交流,人际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作为企业招聘时的重要考核指标,人际交流能力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的重视,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无疑会在求职过程当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4)缺乏资金支持,需要加强宣传。如今高校社团的活动资金主要来自于拉取企业赞助和学院的资金支持,然而,不同社团拉取赞助的能力以及学院支持力度差异较大,部分社团仍然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维持社团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社团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此外,大多数社团提出希望学院和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更多学生了解社团,通过社团和学校双方努力来丰富社团人员结构,扩大社团规模,提高社团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结论及建议

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为学生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供平台,促进大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课题组针对吉林大学主要社团负责人访谈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主要结论: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社团运行状况良好,社团类型丰富,活动时间及频率固定,但仍然存在社团成员边缘化,热情减退、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宣传力度不够、社团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社团内部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层选拔制度和程序,建立民主氛围,让所有成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发挥出个人优势。

(2)提高社团专业性,社团成员应积极与指导老师沟通,注重书面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社团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注重校企联合,多与社会团体进行对接。

(3)学校在资金和宣传上加大对社团的扶持力度,促进社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昕.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37-240.

[2]张万兴,冯艳博,李润红.基于劳动力市场供需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企业经济,2018,37(6):91-95.

[3]杜义强,边如欣.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6):20-21.

[4]刘鑫渝,高伟.高校学生社团育人机制对比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0(2):48-51.

责任编辑:于蕾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