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福利院养老人员常见问题与对策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福利院养老人员常见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1-02-26 阅读数:362

赵明

摘要:本文以吉林市社会福利院养老人员为研究对象,深入一线收集数据,对现有养老人员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医疗护理、养老服务质量、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养老人员常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福利院 养老人员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055-02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突出问题,这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医疗护理等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预计从1950—2025年的75年间,全球老年人口数量将由约8%上升至13%,中国将由约7%上升至约19%。”[1]机构养老、抱团养老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社会对机构养老的需求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福利院作为公益一类养老机构,所面临的养老人员老龄化问题也更加严峻,养老质量更是民政系统的首要关注点。

一、养老人员现状

随着老龄化加剧,福利院每年新入住的养老人员也逐年呈现出高龄化趋势。吉林市社会福利院2014—2018五年间平均每年接收养老人员31人,现有养老人员259人,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按生活区域划分:老人护理部有85人,特殊护理部174人。按自理能力划分:自理人员101人,失能半失能人员158人,失能率达61%。按养老人员年龄划分:60周岁以上的养老人员143人,老龄化程度达55%,平均每2名养老人员中就有1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除养老人员数量增加带来的压力外,养老人员生理、心理等常见问题也是制约福利院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

二、养老人员常见问题

1.生理问题

福利院养老人员中失能、半失能人员比例较高,很多老年人有肢体残缺、聋哑及智力障碍等生理缺陷。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提高,出现记忆、听力、视力等退化现象,并伴有泌尿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大小便失禁、脑血栓等病症。这让一部分老年人越来越不愿意交流或者无法用语言交流,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躯体化症状,包括晚上睡眠不足、无法入睡、入睡困难等不同程度的失眠。这些生理问题不但严重影响养老人员的生活品质,甚至影响其心理健康状态。

2.心理问题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人员主观认知也随着其心理需求不断变化,进而影响情绪状态,产生焦虑、紧张、恐惧、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有些养老人员会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成为负担而产生自我厌弃感;有些人开始变得多疑敏感,觉得自己的身体器官会快速衰老,既拒绝就医,又担忧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些老年人则是有着强烈的孤独感,一部分是由于没有子女、亲人陪伴,感觉周围同伴无法理解自己,另外一部分是因为喜欢的志愿者偶尔来过一次,并承诺还会再来却没有再来过所带来的心理落差,导致养老人员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还有一些养老人员则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即便是福利院这种公益一类的养老机构,部分老年人也会害怕不能被及时救治,担心死亡的痛苦,拒绝沟通交流,甚至衍生出自残、自伤等行为问题,以期获得心理上的解脱。

3.行为问题

老年人行为倾向于刻板化,有研究表明,53岁以后人们的刻板性就开始逐渐增强,不同年龄段有显著差异。由于这种行为上的刻板性,使得养老人员更怀念原有的人际交往圈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产生对新成员、新环境、新生活的各种不适应。福利院每年新入院的养老人员都会呈现适应困难的现象,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往往比较被动,很少能主动体验、接受新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个别收养人员偶尔会出现“离家出走”、长时间不语、不沟通、情绪低落、不知所云等一系列问题行为。高度焦虑和半失能的养老人员还会出现打骂护理人员或者每天黏着护理人员、全天跟随护理人员的两种极端行为。这主要是养老人员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半失能老人会在言语无法清晰表达的情况下呈现出极高的防御状态,对护理人员产生攻击行为。有些养员则是由于人格、认知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回避、难以适应等行为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1.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以整体照料的养老服务为基础,医疗服务为重点,在院内配建卫生所,进行生活护理服务的同时,完善养员医疗档案和心理档案。及时对养员的身体与心理进行定期体检,实现小病在院治,大病、急病去医院医疗照护的模式。健康维护的同时,着重为他们提供医疗诊治、大病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当在院的收养人员突发疾病、大病时可以第一时间到医院得到专业便捷的救治。

2.“养、护、康”结合

形成养员“收养、看护、康复”一条龙的养老服务系统。依据养老人员的不同情况,建立并实施康复计划,提供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如采用器械指导训练、认知行为疗法、作业疗法、运动疗法,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等模式,使养老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注重预防保健,加强对养老人员的心理健康的动态关注,定期进行养生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团体心理辅导等,提升养老人员自身的心理认知状态,提高养老人员健康观念,打造积极老龄化的机构养老模式。

3.提升服务质量

不断提升福利院养老服务质量,加强硬件设施配备,如老人活动室、麻将室、吸烟室,让養员不仅仅只是读书看报看电视这几样简单的活动。扩大养员活动范围,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日常安全培训,举办养员趣味运动会、联欢会。精心打造专业化的护理人员队伍,推动各项福利救助政策的实施,在给养老人员提供生活服务的同时,带给老人最需要的亲情关怀、言语交流,形成系统化的养老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4.数据共享

现今社会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上不断呈现出更多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也需要不断调整改变,从多角度出发,合理地思考、借鉴并运用到福利院的机构养老之中。将我们现有的养老数据和困难,结合理论实践进行整合分享,让更多专业的人看到,为我们提供有效的经验与帮助,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魏建军,金杰.浅谈福利院养老人员心理问题与干预[J].心理与健康,2003(2):73,81.

[2]李松涛.全国老龄办预测中国2030年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N/OL].中 国 青 年 报,2011-04-20.

[3]周笑玲,刘 卫 江,周 正 军.福 利 院 老 年 抑 郁 症 的 危 险 因 素 与 对 策[J].中外医疗,2010(28):138-139.

[4]薛慧,冉俐,王严等.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与身心健康状况及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478-6479.

责任编辑:孙瑶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