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杨耀梅
摘要:喜剧小品作为幽默形式的典型代表,多年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运用关联理论来分析贾玲小品《一年又一年》和《欢喜密探》中的言语幽默,旨在说明关联理论对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观众更好地欣赏小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关联理论 小品 幽默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101-03
一、引言
喜剧小品作为一种语言表演艺术,自诞生以来,凭借其幽默风趣的语言、生活化的剧情背景、短小精悍的表现方式,一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分析喜剧小品中幽默的产生方式以及观众如何发现、理解幽默,既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诠释、欣赏喜剧小品,也有助于喜剧小品的创作实践。
幽默可以根据其是否以语言的形式表达而分为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非言语幽默主要体现在漫画、哑剧等无语言参与的形式中,而言语幽默则是以语言为媒介表达的幽默。在喜剧小品中,这两种幽默形式往往是并存的,风趣的语言伴随着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充分向观众展现喜剧的幽默效果。
近年来,喜剧界涌现了很多新生代喜剧演员,贾玲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自2014年登上春晚舞台后,贾玲迅速被大家所熟知,她频频亮相于各大卫视舞台,为观众带来了许多优秀的喜剧小品。
本文挑选了贾玲的两个代表性作品——2017年东方卫视春晚小品《一年又一年》以及她在《欢乐喜剧人》中的参赛作品《欢喜密探》,运用关联理论来解析其中的言语幽默。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最早是由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该理论基于对Grice会话含义理论的批判继承,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人类交际的内在机制。关联理论首先将交际判定为一种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它强调认知环境在信息处理中的重要性,认为说话人的目的或意图之所以能被听话人识别,是由于他们对认知环境具有共识,也就是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能够相互显映。交际双方共处的认知环境越大,相互显映的可能性越高。
关联原则包括两大原则,即认知原则与交际原则:认知原则认为人类认知总倾向于最大关联,即听话人进行话语理解时倾向于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交际原则是设想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具有最佳关联性,说话人表明说话意图后,听话人需付出充分的有效努力来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人们交际的目的是寻求最佳关联,而不是最大关联。
三、关联理论视角下小品《一年又一年》和《欢喜密探》中的言语幽默
(一)明示—推理模式下幽默的产生
传统的语言学观将交际视为一个“编码—输出—传递—接收—解码”的过程,其核心就是编码和解码。而Sperber和Wilson则认为:“交际的成功不在听话人辨认出话语的语言意义之时,而在他们从话语中推断出说话人意义之时。”[1]P142也就是说,除了编码和解码,更重要的是听话人的推理。关联理论在参考代码模式和传信意图推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示—推理模式。明示和推理是同一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明示是对于说话人而言的,而推理则是对于听话人。
这一模式由两个层面的意图构成: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信息意图就是提供交际内容,使一系列语境假设对聽话人显明的意图;交际意图则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互明说话人的某种信息意图。只有实现了交际意图,交际才能成功。
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通过某些话语来表达某种交际意图,而后听话人通过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再结合自身的认知语境,对话语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推理,从而获悉对方的交际意图。然而,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不同,推理的结果就有可能不同。明示和推理之间的偏差就会产生幽默效果,这在小品中是很常见的。
(1)贾玲爸爸:有一次你从山上摔下来,浑身是伤啊!第一个把你送医院的就是你小婶。你就没想过这到底是为啥啊!
贾玲:因为是她把我推下去的。
小品中,贾玲的小婶想找贾玲帮忙,提出的要求超出贾玲的能力范围,所以贾玲没有答应。爸爸以为是贾玲不情愿,于是跟贾玲说起她摔伤后小婶送她去医院的往事。“你就没想过这到底是为啥啊”一句中,爸爸的交际意图是想让贾玲念及小婶对她的好,答应帮小婶办事,而贾玲却一本正经地解释小婶送她去医院的原因。这种不一致产生了幽默效果,再结合小婶推贾玲下山这种违背常理,出人意料的事实,使得幽默效果更加突显。
上例是由于没有正确推理出对方的交际意图而造成的幽默。在小品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听话者即使推断出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会故意曲解或者忽视,以此来制造幽默效果。
(2)陈赫:你们俩,要是这么勉强的话,我自己去!
老二、老三(队员):告辞!(说完就走了)
陈赫:禽兽!
队员老二、老三分别以“遛狗”和“浇花”为由拒绝了同陈赫一起去执行任务。陈赫说“你们俩,要是这么勉强的话,我自己去”,作为队长对下属说出这句话,他的交际意图是让老二、老三有个人陪他去。事实上,老二、老三推导出了这层交际意图,然而他们并不想去,于是就假装没有识别出陈赫的交际意图,真的走了。队员们对陈赫交际意图的忽视,使得陈赫很尴尬,也体现出陈赫毫无队长地位,从而产生了幽默效果。
明示—推理模式强调认知环境的重要性,认知环境即语境,又称语境假设,是语言交际的前提。关联理论所谈的语境不仅仅是指上下文和交际双方说话时的社交环境,还包括各种各样的信息,通常由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三部分组成,它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认知环境的相似性是实现互明的基础,而每个人认知环境的差异就会造成误解,产生幽默。
(3)贾玲:二叔找我不是办上海牌照啊?
二叔:二叔糊涂啊,那不是难为你嘛!
贾玲:二叔,那我误会你了,其他的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二叔:上户口!他们说啊,有户口了,牌照就好办了。剩下的事儿呢,我们自己跑就行。
贾玲:不是,二叔,你要上户口啊?
二叔:行,来一个吧!
二叔的孩子在上海买了车,想上牌照,贾玲以为二叔要找她帮忙,立马说明了在上海上车牌的难度。二叔表示清楚这个情况,并不会为难贾玲,于是贾玲就说“其他的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接下来,贾玲及观众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分析,既然二叔说了不会难为人,那接下来找贾玲办的事情肯定比较简单。可万万没想到二叔竟然说出“上户口”。这与常人的百科知识不符,对上海情况了解的人都知道在上海上户口比办牌照还难,而身处农村的二叔却不了解这一情况,他只知道有了户口就能办牌照,却不知道上户口更难。二叔与贾玲及观众的认知语境的差异,令人啼笑皆非。
(二)降低关联性而产生的幽默
日常的交际中,说话人通常会采用直接明了的表达方式,使听话人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就能建立起双方信息的最佳关联。而在小品中,说话人会使用一些看似不相关的表达方式,使得自己的交际行为看似背离了双方共有的认知语境,让听话人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才能发现话语的关联性,而幽默效果就是这种额外努力带来的回报。
(4)小婶:你就说咱这孩子,一身优点!你就说这形象……(欲言又止)先不说,你就说这身材……这都可以先放一放,好吧,你就说你随谁啊?
贾玲:不是,小婶,那我就没有任何优点吗?
小婶:那能没有嘛?这鞋多白!
贾玲见小婶说不出自己的优点,很沮丧地问:“那我就没有任何优点吗?”小婶说:“那能没有嘛?”此时,观众正处于“讨论贾玲自身优点”这个语境中,根据小婶的回答,推理出接下来她肯定要叙述贾玲的优点了。然而小婶却说“这鞋多白!”。“鞋白”并不是贾玲自身的优点,这回答看似答非所问,与周围的语境没有关联,但结合上文看是有关联的,需要大家花费更大的努力建立出这种关联——小婶认为贾玲自身没有优点可夸,只能说不相关的“鞋白”。这样的表达方式相对于直接说贾玲没有优点更多了一份幽默效果。
(5)小婶:太好了太好了,你说你咋比我厉害那么多呢?
贾玲:小婶,你一夸我像要找我办事儿似的。
小婶:看你这说啥话呢,小婶不找你办事儿。小婶就是真心替你高兴!不光小婶替你高兴,就连我那小侄女,她都替你高兴。提到我那小侄女啊,她有事找你帮忙。
小婶一夸奖贾玲,贾玲就推测小婶要找她办事,然而小婶说却说只是单纯为她高兴。而后却突然提到自己的小侄女,这看似与当下的语境毫无关联,但结合实际情况推理,小婶肯定不会无端提及小侄女,这肯定是有关联的。于是,观众就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建立关联——小婶还是有事情找贾玲帮忙,而且这事情是关于小侄女的。果不其然,小婶下面的话印证了观众的推理。小婶这委婉的表达方式降低了关联性,这正是幽默效果的来源。
(三)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的偏离产生的幽默
关联性有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分,最大关联是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只考虑听话人的利益,是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以最小的加工努力所获得的语境效果。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中,听话人首先注意到的都是最大关联信息。然而最大关联不一定就是最佳关联,最佳关联考虑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利益,也就是说,最佳关联要找到以最小的加工努力获得足够语境效果的平衡点。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往往就会造成幽默效果。
(6)二叔:贾玲啊,你这回来也不跟二叔说一声,二叔用车接你去!
贾玲:二叔,你买车啦?
二叔:村长便宜卖我的。
贾玲:村长对你挺好啊!
二叔:脚蹬子不坏能卖我吗?
当二叔对贾玲说“二叔用车接你去”时,贾玲和观众会产生这样一个预设语境即:“二叔家有汽车了”,从而达到人们认知的最大关联。于是贾玲就问二叔是不是买了车(汽车),二叔最后一句“脚蹬子不坏能卖我吗?”推翻了贾玲及观众刚建立的语境假设,促使观众再次付出努力,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原来二叔买的是自行车,不是汽车。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让观众产生出乎意料的感觉,产生幽默效果。
(7)贾玲:上面怎么这样啊,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上一个任务我还没有完成呢!
陈赫:上一个任务是什么呢?
贾玲:用美色勾引大帅。
陈赫:那你直接放弃这个任务,我觉得相比色诱,偷东西比较简单一点。
贾玲:谁说的?我都已经推进了一大步了!
陈赫:真的假的?
贾玲:都说,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
陈赫:什么意思?
贾玲:我已经成功地勾引了大帅的厨师。
陈赫准备向贾玲布置新任务,贾玲提起上一个任务是用美色勾引大帅,她说自己已经推进了一大步,接着又道“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听到这里,为了达到认知的最大关联,作为听话人的陈赫和观众心里会形成这样一个语境假设即“贾玲做得一手好菜从而征服了大帅的胃”。而贾玲的回答却是她勾引了大帅的厨师,与假设的语境冲突,观众会再次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去理解贾玲所说的“抓住大帅的胃”,以达到最佳关联——并不是自己亲自抓,而是通过勾引为大帅做饭的厨师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幽默就在这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中产生了。
(8)二叔(对贾玲爸爸说):贾玲现在混的这么惨,你得换一种思维去理解。
贾玲附和:就是啊!
二叔:这会不会就是命?她命不好,命中注定就没出息,随你!
贾玲告知家人自己这些年在上海混得并不好,依旧是一个小小的服务员。本来充满期待的爸爸听了很生气,这时二叔在一旁对贾玲爸爸说:“贾玲现在混得这么惨,你要换一种思维去理解。”观众听到这样的话建立的最大关联是,二叔要宽慰贾玲爸爸,那接下来二叔可能会替贾玲说些好话,比如“上海这样的地方本身就很难生存啊!你得理解理解孩子”,而二叔却说“这会不会就是命?没出息随你!”,他没有宽慰贾玲爸爸,反而火上浇油,这与观众心里的预设语境产生强烈的冲突,幽默由此产生。
四、结语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托,从明示—推理模式、关联性以及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三个层面着手,对贾玲两部小品中的言语幽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小品语言幽默产生的机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关联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理解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究小品幽默不仅丰富了关联理论的应用,而且对小品的欣赏和创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丹·斯波伯,迪埃珏·威尔逊.关联性:交际与认知[M].蒋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Pocheptsov, G.G. Language and Humor[M]. Kiev:Vysca Publishers. Head Publishing House,1981.
[3]曹霞.从关联理论看小品中的言语幽默[J].牡丹江大學学报,2011,20(5).
[4]郭璐璐.从关联理论解读小品《不差钱》中的幽默[J].语言应用研究,2010(7).
[5]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栾晓莉.赵本山小品言语幽默的对比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3).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