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闫忠华 张立峰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问题式教学,那么如何重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重视问题式教学,教师设计问题尤为关键,设计问题的原则及情境的转换等是否真正地做到了以问促思,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地理 问题式教学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208-02
在新的地理核心素养中提出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要更多地尝试运用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它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地理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符合新课程内容标准,结合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知识水平,创设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问题情境。
一、问题式教学的内涵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问题,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完成教学目标。问题式教学是以教师创设的问题为主,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下设计问题原则
(一)符合新课程标准
在问题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难且问题间具有关联性,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离不开课标和教材,任何教学内容的展现都需要以课标为基础,以落实教学目标为原则。在新课程标准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更加关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适应学生能力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问题式教学中的问题,不管是教师课前预设的还是课堂上生成的,都必须适合学生的能力。要体现出问题的层次性。总之,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把控好,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既省时又高效。
(三)结合生活实际
问题式教学中的问题可以源于教材,也可以源于教材之外。不少教师习惯性地从教材、参考书、教学辅导材料中选择问题,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教学内容有关且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该善于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这样的问题更加具有生命力,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具有一定启发性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有效的学习是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的情境中进行的。教师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进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三、问题式教学下问题情境设计
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即当已知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有目的性、适应性、创新性以及层次性。
(一)由“教学问题”情境转向“生活问题“情境
教学问题情境,是教师为了设计问题而找出背景资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这些材料可以获得教学问题的答案,这些资料也可以基本满足学生解决教学问题的需要。生活问题情境是现实地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实价值之间的桥梁。
教师在将“教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应关注生活实际,积累教学素材。要关注学生身边的地理问题,国际热点、时事政治中的地理问题以及相关书籍、期刊、网络公众号中的地理问题,逐渐形成以地理视角看问题的习惯,拓宽创设“生活问题“的素材渠道。
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寻找生活与教材的最佳结合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做到充分分析课标、分析教材的前提下,进行“生活问题”情境的创设。不断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中。
第三,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前提下,提出生活化问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进行生活化处理,将学生引入课堂。在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时要注意分析学情,清楚学生认知特点以及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对于“生活问题”情境的反应,做到及时引导,把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嵌入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二)由“封闭”的问题情境转向“开放”的问题情境
封闭式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直接以教学内容为主题,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情境设计,学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就可以直接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创设“封闭问题”情境时仅限定在教材中,学生在此情境中回答问题的答案没有创新。开放式的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多元化的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课外知识。
教师在将“封闭问题”转化为“开放问题”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首先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地理知识的应用,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其次,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力求问到学生的兴趣点,产生情感共鸣,而且问题的主干尽量设置“是什么”“为什么”等设问性词语,尽量减少“行不行”“能不能”等限定词语的运用;第三,问在思维的深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加工的过程,思维的深度决定了学习的质量,教师想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就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加工,所以教师在设计“开放问题”情境时,设计要有质量,问题要有挑战性,这样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
(三)由“起始”的问题情境转向“全程”的问题情境
起始性的问题情境是指问题情境只在课堂起始阶段起作用,这样的问题情境一般只是在新课“导入”的时候进行,在新课“导入”之后这个问题情境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全程性的问题情境是指问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及情感态度。因此在課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第一,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创设符合教材知识的问题情境,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全程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第二,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的变化,分阶段创设问题情境,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问题情境也逐渐被充实,使问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知识重难点,创设全程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引起学生的共鸣以及探索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始终被情境中的问题所牵引。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到要重视问题式教学。关注问题式教学,设计问题是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础做起,以学生为主体,转换教学问题情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柏朝莲.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8(7):74-75.
[2]曾小明.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