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张杨 徐洪娓 禚子溪
摘要:“对分课堂”作为新近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现今的高校课堂教学中多有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学时间平均分配给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练习,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一模式在使用时,教师需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更要重视课堂上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元互动,并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的系统评价机制。
关键词:对分课堂 应用型 实践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192-02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现今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的特征是“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精神为灵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1]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主动的参与,特别是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训练还十分不足,无法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已经成为现今影响我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有效地改革高校课堂教学,打通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来,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要求与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和尝试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更加符合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现今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对分课堂”模式的内涵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2014年提出了“对分课堂”这一全新的概念,作为一种原创性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时间上的对分”,即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将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2]这一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两个环节,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同时又规避了各自独立实施时所带来的弊端。“对分课堂”的先进之处在于其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过程的改进和师生角色的转变,它倡导的是真正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此理念下该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两过程,变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也可被简称为PAD课堂。“对分课堂”中教师由“传授者”变成不同教学阶段的“讲授者”“评价者”和“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接受者”“发现者”和“交流者。[3]
(二)“对分课堂”模式的特点
1.先教后学,注重知识的生成
“对分课堂”上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强调“先教”的重要性。在讲授、内化吸收与讨论三个过程中,“先教”是实施的最基本前提,由于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如果只是单纯的“先学”,就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的“后学”,再加上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高有低,即使“先学”的学生也未必能做到“先理解”,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进行有效的把握,这个时候应“先教后学”,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的模型和结构,学生再用已有的知识和新学习到的知识,对教师布置的内容进行思考、加工和整合,从而达到知识生成与学习的目的。
2. 注重知识学习的建构性,“分”中带“合”
在“对分课堂”上学生学习到新知识之后,无论是通过教师的“教”还是学生自己的“学”,这时的知识还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和学生原来具备的知识体系容易产生混淆。如果借助“对分课堂”,学生可以将新学习的内容与之前所学知识进行第一步的接触,然后再经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我思考,初步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一套知识系统。再通过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学习目标,知识进一步内化吸收,通过下一次课堂上的讨论加以巩固。同时学生的自学结果将会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使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得到有效的统一。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无论从模式上、方法上还是内容和形式上都应该是多样化的,能体现出实践性、操作性和生成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结合其人才培养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课堂上师生的多元互动,课堂内容既要有重点但又不受教材、大纲束缚,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积极思考,有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
(一)讲授(Presentation)
“对分课堂”下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变化,以多种不同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辅助以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加知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由于大学课堂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同课程的培养目标合理制定教学大纲,教师在授课时要在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提炼和加工。传统课堂在讲授知识时,往往容易出现数量和质量上的矛盾,而“对分课堂”下讲授的知识点不要求面面俱到、全覆盖,浅显易懂或专业性不强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自学和练习,抽象深奥的内容可以细讲,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对分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和讨论的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要求来灵活分配,并不是十分严格的对分。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时间可适当缩短,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实际操作或应用演示上;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涉及专业概念、复杂运算、多重推导、逻辑辩证的课程,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这一情况下讲授时间则可以适当延长,同时向学生介绍有关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文章,让其课后阅读和思考,将其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到下次课的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对分课堂”下的讲授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课堂更高,一方面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向学生讲授已有知识的同时,还要渗透进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真正做到教学中有研究、研究中有教学,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合理安排课堂讲授知识的方法、步骤、时间,给学生留下最大可能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其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内化吸收(Assimilation)
内化吸收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内化是学生对知识体系系统化和沉淀的一个过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关键。这一环节主要是在课下开展,学生要明确自己在这一环节的主体地位,作出积极的努力,由原来单纯的对知识内容进行被动接受,变成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将知识进行内化,带着研究的理念和态度去思考,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所追求的。内化的内容可以是教师上课时讲授的知识点、实践应用的流程,也可以是由教师或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阅读、查阅资料、思考练习。内化形式上可以是独立思考完成,可以几人相互讨论,也可以利用微信、QQ等手段进行交流,对知识点进行提炼浓缩,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把知识的框架填充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内化的效果,可以要求学生提交如读书笔记、设计图、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评判,打出分数或等级,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以掌握学生知识内化的情况,同时又督促了学生,提高了他们内化的效果。
(三)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加课堂的多元互动,经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讨论进行较深入的交流,以达到对所学内容完全掌握的目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讨论一般分组进行,分组原则可由教师和学生商议后确定,可自由组成小组,也可按成绩划分,还可以考虑学生的學习态度和性格的不同,让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带动学习积极性低的学生。另外还要考虑到男女生思维特点的不同,每组学生的性别不能单一,这样在讨论时才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具体讨论时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具体实施情况,采取提问—解答、分享展示、模拟演示或实践操作等不同的形式。讨论时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灵活分配,专业性不强的课程可精讲多讨论,专业性强的课可多讲精讨论,如果某个问题讨论很热烈,讨论时间可适当延长,如果讨论早早结束,讨论时间则可以临时调整,进入下一章的讲授。教师可以布置当堂讨论,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隔堂讨论或隔周讨论,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内化和准备,更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姚吉祥.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3):139-142.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3]杨淑萍,王德伟,张立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5):653-658.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