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张旭炀 阚先学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转型开始在我国蔓延。其通过“重新评价”来歪曲否定党带领人民实现救国、兴国的辉煌过往,进而虚化党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最终淡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感。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极其活跃,又没有完全形成“三观”的阶段,更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148-02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理论层面,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唯心史观为哲学基石进而肆意裁剪、拼凑历史、解释历史现象的错误思潮。其坚持人类社会发展中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否认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性,其认为历史事实是意识层面的存在,宣称要重估一切价值,在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评定中,通过对历史进行假设,或对片面的历史进行夸大以得出自己所需的“正确结论”。
实践层面,历史虚无主义最终目的是为了动摇党的统治基础,其具体方法一般是以学术研究为幌子,通过对历史人物翻案,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评定来否定中国近现代史、否定党史,同时,片面地以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来对比我国发展中的不足,从而凸显西方制度的优越性,以此来推动社会发展走向全盘西化的进程,进而达到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一)曲解中国近代史和党史
历史虚无主义者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是以唯物史观来指导科学研究,而是坚持历史决定论、主体选择论等唯心史观的观点。在具体研究中,打着“价值中立”“理性分析”的口号,为了得出预期的“历史真相”往往预先设定“原则”,再寻找和“制造”所谓的事实依据。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通过我们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中出现的曲折来攻击我党,从而达到否定中国近现代史、否定党领导的正确性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极端的一点就是没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他们只专注于我们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挫折,对社会主义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却视而不见。
(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看待我国改革开放后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历史虚无主义者坚持认为我国在走社会主义道路之前应该先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等到时机成熟再进入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无视我国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为发力点,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开历史倒车,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更有甚者宣扬我国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这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攻击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否定,是对我国立国之本的否定,实际上也暴露了历史虚无主义者迎合西方和平演变和分化中国的野心。
(三)抹黑英雄,恶搞历史人物
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我们在互联网新媒体领域把控漏洞,利用“碎片化”特征随心切换历史场景,编造、篡改历史情节。网络一些公知“大V”用小细节小故事来歪曲大历史,把一些历史事件不顾前因后果地任意剪裁,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企图颠覆人们历史认知中的英雄形象。这一系列丑化英雄、抵毁领袖人物的行为,最终目的就是抹黑国史和党史。
(四)否定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而历史虚无主义者不考虑历史情境的合理性,大肆攻击传统文化。例如,通过攻击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来证明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利用中国公民在国外一些不文明表现,以偏概全来指责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在潜移默化中腐蚀中国精神,形成对自己民族历史的自卑感,消蚀中国人存续与发展的精神脊梁,扰乱青年一代正确历史观的形成。
三、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一)动摇大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
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老师的讲授。大学生正处于对世界无限好奇又敢于挑战传统却又缺乏理性思维的年纪。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动摇大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在一些所谓的“历史”中加一些专业术语实现对历史的再加工,把历史包装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对于非专业学习历史但是热爱历史的大学生来说,这种显得学术性十足的文章最具蛊惑性。
(二)削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物质资料生产也不够丰富,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否认事物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通过夸大建设中的失误,忽视历史因素,片面地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公然宣扬西方普世文明才是拯救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对于这种错误的思潮,如果不能正本清源从史实入手加以及时的回应,历史虚无主义便会乘虚而入,占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高校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如果被“西化”思想所腐蚀,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将难以实现。
(三)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挑战
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反思批判精神、史学知识储备有限、思想心智不成熟的时期。此时历史虚无主义抓住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这个契机,借助新媒体,以网络为推手,裹挟着“普世价值”“宪政主义”等理念,对历史事实、叙事逻辑和价值观念进行深度篡改。而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相对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对热点事件、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针对性都有待加强。学生在历史认知、价值取向上的种种困惑和错误认知无法及时得到解答,历史虚无主义便乘虚而入。
四、消解历史虚无主义负面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担负着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需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研究,加快大学生透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积极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促进马克思主义赢得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设置
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普遍较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立形式单一,讲解枯燥无味,根本无法激起学生们的学习欲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歷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今网络科技发达,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可以增设校园活动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其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
(三)发挥高校网络宣传教育作用
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必要工具,因此网络也成为高校抵制虚无主义的最好平台,高校可以在网络上开设免费课程,频繁开展网络红色讲座,对网络上的不实言论、恶搞视频及时进行抨击反驳,严厉打击和抵制传播错误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同时可以在高校校园公共网络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征文比赛,倡导大学生勇于同历史虚无主义者作斗争,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思想领域错误思潮的本质,提高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辨析能力和抵制决心。
参考文献:
[1]俞吾金.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而不是实证科学——兼答段忠桥教授[J].学术月刊,2009(10).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