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


发布时间:2021-04-05 阅读数:379

王洪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纽带,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在高校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通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来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提升和塑造大学生道德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141-02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突出问题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家园,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要素,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较为复杂。校园文化建设经常忽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引导作用,集中表现为:部分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的大型场馆的建设上;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意识较差,表现形式刻板、单一,没有纵深发展的长远规划;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一味注重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播,而忽视对大学生道德品格的塑造与培养,造成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缺失,等等。

因此,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之下,发掘中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创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全面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全方位校园文化育人阵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各高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多种社团活动为空间,以制度建设、德育规范为手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强化大学生基本文化素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为目标,努力打造全方位的校园文化育人阵地。不断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育人作用,使校园文化逐步成为学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高校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

(一)發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把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学校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大舞台,课本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是担此道义的“铁肩”,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的培养和学习,由独立的思政教研室承担全校“两课”教学任务。

(二)塑造经典文化,践行核心教育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高校在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激励聚集作用。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不高、艰苦奋斗精神和团队协作观念下降等问题。高校应积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力量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打造思想政治导航体系。培养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坚定信念,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君子思想”和“仁爱思想”——新时期的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弘扬雷锋精神,是我们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内心的强烈呐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步的坚实阶梯,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价值体现。当今社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而雷锋精神的思想渊源正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的“君子思想”和“仁爱思想”,即做一个正人君子,做一个道德上完美的人。因此,这正是传统文化回归的有力信号。

2.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以青年大学生为依托,开展系列主题教育

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校报、宣传橱窗等校内宣传阵地,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术资源,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讲、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大学生政治理论涵养。以学生干部、学研会会员、基层班团组织“三条主线”为依托,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跟党走的崇高理想信念。

3.重视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

传统节日是活的传统文化,作为承担文化传承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各种切实可靠的文体活动之中,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如三月,以雷锋活动月为契机,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十二月,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同时还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进来,提升民族节日认同感与文化自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非常强调人的伦理、道德、精神、文化等的获得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一些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依托传统文化建设优良健康、和谐宽松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生良好精神家园的创建。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进步的核心动力,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正通过各种途径渗透进来,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疏导”比一味地“堵”更重要,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把西方文化拒之门外,那么为广大学生寻找一种文化引领、一种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我们思政工作者目前迫切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坚信者和践行者。因此,在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选择、学会创造,能主动适应未来的有用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探索一条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新路子,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帮助大学生克服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乏、艰苦奋斗淡化等问题,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四、结语

通过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全方位校园文化育人阵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高校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度解读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自身的文化建设来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为打造全方位校园文化育人阵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断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薇.“校园文化”的现实状况研析[J].青年研究,1994(9):31-37.

[2]彭正禄.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2):1-6.

[3]杨丹伟.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8).

[4]田琼,孔谦.在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电影评介,2014.

责任编辑:孙瑶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