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李伟娟
摘要:经过近40年的改革,我国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党的十九大以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继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现实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十八大之后我国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关键词:政府职能 放管服改革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214-02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高度重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紧紧围绕着“政府职能”这个核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明确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的积极探索,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考验政府职能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的政府职能也应该不断进行调整、改变。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职能不应该只局限于适应某一个阶段的发展,而是在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要相应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从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部分地区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经济下行带来产能过剩、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自身改革的必要性逐渐凸显,政府自身改革为其他各项改革的进行提供了前提和条件。现在,很多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表面上来看,好像是我们经济缺少增长点了,社会没有活力了,而实际上则是政府职能没有很好地协调、活化、激励社会资源形成新一轮的整合。由此,经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这也进一步要求我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加快转型的能力,释放改革红利,增强改革的内生动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公民权力保障需求的提升考验政府职能
权力保障的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主要方面。怎么让自己的权力得到保障,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衡量政府职能容纳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政府对公民权力的保护是否到位,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到位。如果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到位的话,对公民权力保护到位的话,政府职能容纳能力就很强,从而也会很好地协调社会做好资源整合。十八大以来,东北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我国2018年GDP增量结果上来看,我国南方经济增长率要高于北方。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的竞争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发展,而政府职能容纳能力的强弱是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关键,换句话说,政府的服务意识、效率和水平是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关键。南方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地方,较早地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从而保持住了地方发展的优势。因此,要实现东北振兴发展,必须增强政府职能的容纳能力,弥补政府在服务方面存在的短板,吸引资源来实现振兴发展。
(三)政府行为不规范考验政府职能
当前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在过去的几次改革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使政府不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比如,行政权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批一个事项,经常表现是三天也行一个星期也行;另一方面是政府手伸太长。给权力设置了不必要的管制、审批、认定、许可,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给企业和办事群众带来众多不便。党的十八大之后,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实现政府权力瘦身,收缩政府的权力,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成本,这无形中就是要给企业和群众减负,增加企业和群众的机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增值。
二、十八大以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侧重点
(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十八大之后,我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侧重点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重塑政府與市场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方面充当了当头炮、先手棋。可以说,“放管服”改革是十八大之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主力军,也是十八大之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特色。
(1)放:简政放权。“放”的核心是政府角色定位问题,要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边界和相互关系,解决政府职能越位、错位问题。简政放权聚焦简政和放权两个方面。主要削减行政审批项目,非行政许可审批减至零。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开展“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改革。在管理模式上实行三张“清单”的管理模式。放权则是政府要向市场放权,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
(2)管:放管结合。“管”的核心是政府管理转型问题,主要是解决政府职能缺位的问题。放和管是转变职能的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做圆了,车子才能跑起来。不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转变政府职能,一方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另一方面要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放管结合,主要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机制。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对象与执法人员都处于随时的待定和变换当中,有效破解了执法“熟人圈子”的形成,降低了人情执法、选择性执法的危险系数,有利于公正执法和执法处理,避免了执法滥权,有利于社会对执法公正的期待。
(3)服:优化服务。相对于放和管来说,优化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服务,主要是解决政府职能不到位的问题。优化服务意味着政府要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主导地位,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在“把该放的权放掉”“把该管的事管好”之后,用更到位的政府服务,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
五年来,“放管服”改革的成绩是比较显著的。但是,当前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也进入到了深水区,遇到了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问题,难以突破。这需要深化机构改革来疏导放管服改革的堵点、难点,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
(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十九大之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侧重点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当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1)注重顶层设计。以往行政体制改革,大多数都是以行政系统改革为主,没有太多涉及政府机构之外的领域。而这次改革既包括党中央机构改革,又包括全国人大机构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全国政协机构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也包括跨军地改革、群团组织改革、地方机构改革。很明显这次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注重顶层设计是这次改革一大特点。
(2)以职能确立和梳理为重点。在改革思路上,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与以往改革是明显不同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围绕政府职能来进行的,改革的重点在于职能的确立与梳理,而不是调整机构。在以往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按照机构去安排职能的问题。而此次我们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要以职能的确立和调整来设置机构。
(3)鼓励地方积极探索。此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我们鼓励地方在改革中大胆探索,不要因循守旧,像2008年广东顺德探索“党政联动”模式那样,要“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今年5月,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地方机构改革开始正式启动。各省市机构改革方案陆续出台,截至目前,各地的机构改革不仅仅在数量上有差异,在机构设置上,除了总体与中央保持一致外,各省市紧扣省情,因地制宜,搞好“自选动作”,也体现了当地特色。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