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课程问题探析与建议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课程问题探析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9-10-20 阅读数:302

常桢

摘要:本文结合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论述了国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与存在的若干问题,立足创新教育理念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 高校图书馆 课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100-02

如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正在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在国内大学中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关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更有效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创新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国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1984年至1992年间,我国相继出台了多个关于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政策文件,它们为国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奠定了政治基础。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其中规定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的能力”的重要任务,这对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依然在快速发展,早期的文献检索课已发展成为形式多样的信息检索课程,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不过,当前国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受限于教育资源的不足,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全方面展开,国内多数高校开展的信息素養课程依然以选修课形式为主,课程内容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其次,国内的信息素养教育更注重应用性信息科学知识的教学,大学生信息道德素养及信息意识教育较为不足;最后,虽然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并不平衡,在部分地区依然尚未形成浓厚的信息素养教育氛围。部分院校仍将信息素养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附加课程,这给国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问题分析

1.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缺乏统一的界定

目前,国内各高校图书馆开设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内容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也未有系统且完善的理论支撑这类课程的建设工作。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在种类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别,同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是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微观调控所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前国内各界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解尚存在差异。信息素养一词虽早已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已有较多的论述,但是由于其内涵比较广泛,涉及文化素养、信息技术、道德意识、政策法律等诸多领域,故往往难以通过单一课程囊括所有方面的内容,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依然存在争议。同时,国内各院校的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课教师来源也各有分别,一些由各专业教师兼任,一些则由高校图书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任教,教育配置相对灵活,教学自由度较高。国内这种情况有利于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灵活授课,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造成了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混乱、教学质量不一的局面。

2.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力度仍需加强

目前,国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发展迅速,但本科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成效并不十分理想。在课程学习中,多数本科生只会在大一大二期间根据公共课程的安排学习关于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其他涉及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学生往往只能够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接触。对于庞大的学生群体而言,这样的教学范围是很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覆盖率的不足。同时,由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不成体系,多数本科信息素养课程以培养检索能力为主,课程内容相对狭隘。这类课程内容与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关联度较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往往不高。要加大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力度,不仅要积极推广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同样要探究信息素养教育与本科生专业课程融合的道路与方法。

3.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

虽然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教育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本科学生的实际需求却存在着差异。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促使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但也使许多旧事物不断消亡。在这种环境下,一些知识必然会逐渐显得落后与陈旧,这给信息素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学生信息诉求在不断变化,这进一步导致了传统教学模式、方法的不足和教学内容的落后。近些年,国内教育界、图书馆情报界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开展了许多不同的尝试,例如嵌入式课堂、图书馆合作教育、基于MOOC的信息素养课程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在教学内容上,许多课程依然无法在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培养和大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方面达到平衡,这些都对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关于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思考

自199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了“创新教育”的理念后,国内对创新教育的关注度持续增高,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国内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问题之一。[2]未来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课程同样需要立足于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形成与提高。这是时代发展对信息素养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1.结合社会动态,培育学生信息道德与创新意识

信息素养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责任,也应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信息伦理与道德意识,促进大学生对信息法律法规的了解,培养具有健康价值观的信息人才。要发展信息道德教育就不能让课堂学习流于表面,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所以将信息道德素养教育与学术现实生活相结合是提高教学成果的有效方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关注社会动态,将现实生活融入课堂内容,以真实且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锻炼其在信息时代自主判断、分析、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不能做什么”,还要让他们理解“为什么不能”,更要让其在面对类似问题时知道“应该怎么做”。达到了以上目的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此外,优化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不仅要关注当前教育本身的目标,同时也要注重更高层次教育的基础建设。信息素养教育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创新能力与思维,为学生创新教育与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紧跟时代发展,探索与创新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传统课堂越来越难以保证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面对新的时代挑战,学生不仅要掌握以信息检索能力为骨架的信息素质,也要拥有更加自主能动的信息分析、利用及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故积极探索、创新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是优化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虽然仍以传统课堂或多媒体课堂为主,但互联网、在视频课程等事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已不容小视。教育界现已存在着许多关于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尝试,如以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3]、图书馆嵌入式课堂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4]、MOOC环境下的新型信息素养教育模式[5]等。这些研究与创新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一线教师们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这些研究与实践成果都值得教学者积极学习。虽然不是所有院校都有条件去进行教学创新与实践,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其中的教学思维与教学经验。信息素养教育创新不仅仅体现于课程,也体现于教授课程的人。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从最初的文献检索课程发展为信息检索课程,进而拓展为信息素养教育,如今正在深入探索信息创新教育。这种变化反映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日益复杂与教育内涵的日益深远。信息素养教育者要想紧跟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脚步,就必须始终贯彻终身学习与进步的理念,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3.优化课程内容,适应学生实际需求

目前国内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学生学习信息素养课程积极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以教学参考书为例,其内容对于本科大学生而言往往生涩枯燥,而且与实际生活联系很少,不能激发起学生阅读与学习的兴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课程应充分考虑受众的不同,注重适宜度和新颖性,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信息诉求等因素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在具体实施方面,首先需明确不同年级学生在信息知识储备方面存在的差异,针对新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以基础知识培养及信息意识启蒙为主,针对知识储备已相对丰富的高年级大学生可着力培养其动手与创新能力,为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分析学生的专业情况,着重关注学生专业学习的信息诉求,了解理、工、文、医等学科对不同类型资源需求的差异,使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与专业学习相融合的目的。最后,為了提高课程分级优化的质量,教育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学习信息素养教育相关内容,不断思考与改进。只有结合社会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理解不同专业门类在信息需求方面的区别,才能基于不同课程受众群体与教学目的合理地调控优化课程内容。

四、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信息素养教育必然会愈加重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任务承担者中的一员,有着分析国内信息素养教育问题,促进信息素养教育创新与发展的责任与义务。如何保证信息素养教育切合时代要求是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教学创新要解决的重要内容,谨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课程的改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韩冬,傅兵.信息素养教育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2]杨新晓,陈殿兵.创新教育视野下高校课堂教学转型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78-81.

[3]沈晓.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J].图书馆学刊,2018,40(6):10-15.

[4]林姗.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9(1):25-28.

[5]陈晓红,高凡,何雪梅.融合“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理念优势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6):32-37.

责任编辑:景辰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