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陈美宏 汪春娟
摘要:同伴支架是由维果斯基的支架理论发展出来的一种课堂教学手段。通过探究生生互动和同伴支架的相关概念,进一步分析同伴支架在二语课堂生生互动中的作用,以期增加教师对“同伴支架”的关注和思考,使教师今后在二语课堂中能够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搭建同伴支架,适时使用同伴支架,从而促进二语课堂生生互动活动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同伴支架 二语课堂 生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179-02
一、生生互动的概念和分类
(1)生生互动的概念。生生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学生与学生人际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不论这种影响是发生在学生个体之间还是学生集体之间,是发生在教育教学的情境下还是发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之外的社会背景中,都会导致双方心理与行为发生同向变化或反向变化。所谓狭义的生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具体情境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既有外显层面发生的行为互动,也有内隐层面的心理互动,如情感互动、人格互动等。
(2)生生互动的分类。生生互动的类别是多样的,如学生个人与个人、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个人与集体、学生小组与小组、学生小组与集体之间的互动等。在二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学生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我们称之为“结对互动”。结对互动是指在没有教师干预的情况下,学生同学生二人之间进行的任何形式的互动。而生生互动发生在有两个或更多人的小组互动中,小组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语言目标而相互交流和合作,从而达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目的。
二、同伴支架的概念、机制和有效性
(1)同伴支架的概念。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因此,二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本身就构成了学习。Wood基于二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提出了“同伴支架”这一概念。他用“同伴支架”描述了一个学习场景,即能力较强的同伴在二语课堂互动中担任着教师或父母的角色。并且,这个同伴能够有效协助另一个能力较弱的同伴完成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无法单独完成的问题。在第二语言研究领域中,同伴支架被认为是一种促进二语学习者发展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将传统的教师支架转变为学生之间的同伴支架,让学生通过搭建同伴支架来帮助同伴解决问题。
(2)同伴支架的机制。在同伴支架的机制方面,Watanabe在研究中证实了语言能力并不是影响学习者构建同伴支架的决定性因素。Mackey把机制的本义引申到同伴支架的研究领域,探究了影响同伴支架机制运行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学习者的性格以及课堂互动策略等内外因素对同伴支架产重要影响。Lantolf和Poehner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将同伴支架机制看作一种源于同伴群体间的心理机制,是学习者通过互动将共同构建的语言知识内化的心理过程。
(3)同伴支架的有效性。在有效性方面,同伴支架研究最早可追溯到Donato,他以观察3名法语学习者在合作练习口语时的语言输出效果为重点,发现学习者之间通过搭建同伴支架促进了对法语自反代词的学习。Huong对二语学习水平不同的两组学生进行比较发现,水平较高的学习者所提供的同伴支架能够有效地促进水平较低的学习者的二语发展。此外,Howe认为,同伴支架的效果是相互的。关于“相互的同伴支架”,Guerrero和Villamil通过实验得出学习者之间构建的同伴支架是双向有效的而非单向有效的结论。也就是说,水平较低的学习者也会为水平较高的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同伴支架。Shujing Li对ESL背景下的成人英语强化课程进行了探究,对师生会话和同伴会话内容对比分析的结果显示,同伴支架比教师支架更有利于强化成人的二语学习效果。
三、同伴支架在二语课堂生生互动中的作用
(1)提供反馈。提供反馈就是学生将互动任务的目标或子目标作为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而对同伴的表现进行评估。在二语课堂中,学生使用最频繁的同伴支架就是反馈。反馈包括五种类型,即正反馈,负反馈,确认检查,理解检查和澄清请求。但是,反馈有时会达不到预期效果,同伴之间的反馈通常是对二语词汇或语义的简单重复,所以几乎没有纠正反馈。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在小组互动中不能够熟练掌握目标语言形式,他们无法确定同伴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原因是学生缺乏语言自我调节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往往不喜欢同伴提出真正的反馈性问题。
(2)纠正错误表达。纠正错误表达是第二个重要的同伴支架功能。学生在进行交互学习过程中,同伴将纠正对方的语言错误,这些错误修正集中在二语词汇层面,很少涉及语法层面。学生通常在语言形式和意义方面的协商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理想解决方案。然而,他们通过纠正错误表达而搭建的同伴支架并不总是有效的。虽然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的意见能够达成一致,但是他们有时会输出错误的语言形式。由于语言实际发展水平不高,学生通常无法判断他们同伴的语言形式是否正确。
(3)维持既定目标。维持既定目标作为第三个同伴支架功能,主要包括维持学生对语言目标的追求,保持学生对互动任务的积极性和专注力。教师在二语课堂上通过维持既定目标,能够有效提醒学生注意目标语言。当学生成功地使用同伴支架时,其他学生会立刻给予积极回应,并提出他们的解决方案或提供反馈;当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同伴支架以致不能维持既定目标时,同伴会试图引起他们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
(4)提高参与度。小组互动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当小组中的一个或一些成员在支配整个互动活动时,其他成员却无法参与小组互动。这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口语表达能力不强或性格较为内向而不能正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导致小组互动成为两个人的对话练习。在前人学者的研究中,同伴支架作用程度最高的就是提高参与度。当小组成员彼此逐渐熟悉时,他们往往采取不同的方式动员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小组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5)指出理想解决方案与当前产出之间的相关特点及差距。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标记语言关键特征是必要的。学生需要突出显示或标记目标语言形式的某些相关特征,并指出已生成的语言内容与理想解决方案之间的差异,这是同伴支架的第五个关键作用。学生主要通过反馈和示范构建语言知识框架,他们需要注重目标语言形式和意义层面的协商以及监控自我或他人的语言输出效果。但是,由于受到现有二语知识水平和教师课堂管理的影响,学生之间互相提供的同伴支架数量也会受到限制。
四、结语
因此,同伴支架是促进二语学习者进行互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能力发展和互动意识形成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在二语课堂的生生互动中,学习者能够使用同伴支架完成课堂互动任务;教师在掌握同伴支架的作用后,能够有效帮助学习者提高参与课堂互动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习者的二语发展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 De Guerrero,M.C.M.,& Villamil,O.S.Activating the ZPD:Mutual Scaffolding in L2 Peer Revis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0.
[2] Howe,C.Scaffolding in context:Peer interaction and abstract learning[J].Learning,Culture and Social Interaction,2013.
[3]賈光茂,方宗祥.激活最近发展区:大学英语课堂交际活动中教师及同伴支架作用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
[5]徐锦芬.大学英语课堂小组互动中的同伴支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
[4]徐锦芬,曹忠凯.国内外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J].外语界,2010.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