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信息技术教学]初中信息技术主题性教学实践与思考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信息技术教学]初中信息技术主题性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6/01 阅读数:328

蒋蕾

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主题性教学的优势越发明显。相比于项目式学习过于开放的教学主题和教学过程,主题性教学能够依托主题铺设的感情线,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在情与智的碰撞中迸发出新思维,有效提升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 主题性教学含义

主题性教学是根据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重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和指导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教学设计过程,结合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主题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两条线:一条线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主线,新课标中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另一条线是由主题构建出的情感线(辅线,也可以理解为是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条线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情境导入环节铺设情感线,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情感线不断地深入和延伸。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情感的催化下,把学生的思维和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饱含探究的热情。

● 教学主题的挖掘

一个好的主题能够让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生命和灵魂,让课堂不再只有冷冰冰的“技术味”,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主题性教学中,应该如何挖掘适合的教学主题呢?

1.从关注的热点出发

生活中总有一些谈论的热点,教师可以尝试将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作为主题。

2.从迫切的需求出发

学生的迫切需求就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生主动想要了解的东西。选择迎合学生迫切需求的主题,学生自然就会对其产生兴趣。

3.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学生最大的兴趣所在。将游戏主题引入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会很高。

4.从情感的共鸣出发

主题也可以从学生情感的共鸣点中选择。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事物有很多,可以是一个小物件,也可以是一件小事情,但都应是学生熟悉的、共知的。在特定的时间或环境烘托下,这些就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5.从课程的结合出发

其他课程中涉及到的某个知识点、某个环节或某项作业都可以作为主题,延伸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

● 主题性教学过程设计

信息技术主题性教学过程设计一般可以划分成七个环节:引入情感→揭示任务→知识准备→学习新知→技能应用→成果展示→总结评价。下面,笔者以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第三章《统计与分析数据》第3节《数据图表及其分析》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过程。本课的主题是“心中最闪亮的星”,知识技能是了解图表的作用、图表的类型及适用场合,掌握创建图表的一般方法,明确图表与工作表数据之间的关系等,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引入情感。教学伊始,教师用PPT展示一些各界明星的照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最闪亮的星”。这个话题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话题,学生反应很热烈,感情线的铺设很成功。

(2)揭示任务。围绕追星主题,依托对在校1046名学生的调查问卷数据,由浅入深地设计一系列案例,如崇拜各类明星的男女生人数调查表、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调查表、偶像吸粉调查表和追星目的调查表等,并将学生需要完成的探究任务也罗列在旁边。

(3)知识准备。学生通过自学教师预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了解图表的各种类型、图表制作的一般方法等基础知识。

(4)学习新知。教师针对制作图表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学生经此环节,逐步具备利用所学知识独立探究相关问题的能力。

(5)技能应用。学生尝试完成教师之前布置的各项探究任务。这个过程给予学生较大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空间,培养他们面对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和制作的能力。对于教师布置的情感类问题,学生也会积极思考,进而更理性地看待中学生追星的利与弊。

(6)成果展示。在完成所有探究任务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身实践,总结各类图表适用的场合,并对各类调查数据谈看法。本环节不仅是成果展示的过程,更是知识深化、情感升华的过程。

(7)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进行总结和评价,尤其要引导学生对主题形成正确认识。总结评价可以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提高其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 主题性教学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主题性教学的成功实施,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联。为了保障主题性教学顺利开展,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主题应遵循课程理念,能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选主题应能对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明确的价值观有引领或促进作用,教师也可借此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在沟通交流中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2)设计的主题能完美结合课程内容,创设的情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好的主题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应呈现出与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的状态,使学生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下,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3)设计的主题如果是从其他课程整合中挖掘而来,要注意课堂教学完成的教学目标应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其他科目的知识只是辅助信息技术教学的。

(4)设计的主题应作为情感线贯穿课堂教学始末,所有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都在这个主题下开展。如果只是在课程开始阶段运用了情境导入,而后续的教学设计脱离了这条感情线,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是主题性教学模式。

(5)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用采用主题性教学模式,强拼硬凑只会让主题失去意义,尴尬无比。

● 结语

当前,很多信息技術教师都在实践项目式学习,但过于开放的主题和过于自主的学习过程,都让教师难以把控项目式学习,因此笔者认为,主题性教学更适合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状况,在主题的引领下,学生不仅能探究和体验信息处理的全过程,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能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各类操作技巧,并能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实际。总之,主题性教学对启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效果突出,是培养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