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3 阅读数:279

吴迪

摘要: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有必要适应国家和地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结合所在院校特色,改变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依旧处于被忽视地位的现状。从教学计划、校本教材、教学设计、以赛助教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从而为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 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15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从“文化走出去”战略规划不难看出,我国已经把开放合作、交流融合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推介文化有助于促进国家间的认同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这都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外语人才。本文将简要探讨如何将中国文化和大学英语教学有效融合,提高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意识。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又一次受到了世界的重视。并且,在如今经济全球一体化,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情况下,我国国民对外语学习的热情依旧高涨。即使在各类国学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盛行,在各种新媒体推送中国传统文化、各类电视媒体推介中国文化频繁的情况下,中国文化的渗透教育仍旧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1]

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难点和授课内容几乎都是以了解西方文化为主,学习者掌握了大量西方谚语等蕴含西方文化的词汇、短语,但却缺乏能够用英语正确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能将中国文化词汇进行中英互译,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节日名称的学生分别为17%、13%。[2]能用英语表述或翻译涉及中国文化的句子、段落的更是少之又少。

二、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原因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语言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文化位置。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外语学科有必要适应国家和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所在院校特色,推行双向国际化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跨文化人才。[3]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探索适合所在院校的教学模式,将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较好地融入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其次,教育部出台的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英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个纲领性文件强调学生不仅需要对西方文化有深刻理解,而且必须具备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交际能力。[4]

最后,2013年8月,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调整的说明》指明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一轮的改革方向。新翻译题型都极具“中国风”(如表1所示),考查内容涉及大量的中国文化,例如,中国的传统饮食、中国茶、中国艺术、中国传统建筑、中国节庆等。此次翻译新题型的改革正是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全面贯彻,更全面地检测了学生是否有能力将中国故事带出国门,传递给全世界。

三、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

1.制订包含中国文化的教学计划

2015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规定了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包括跨文化交际课程[5],突出了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文化性内涵。目的在于把培养一批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的学生作为大学英语最重要的授课目标。

在此指导思想下,院系应该增加中国文化在教学设计中的比重,对学生用英语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的词汇、短语作出详细的要求。可以将其分成A/B/C三类,A类代表能够用英语准确地介绍中国文化或者某个历史产物背后的中国故事,且能将其与西方文化做对比得出相应的观点;B类代表能够较准确地介绍中国文化;C类代表能简单地用英语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的词汇。

2.利用校本教材补充现行教材中国文化的缺失

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涉及中国文化的更是寥寥无几。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为例,四册课本共40单元,但涉及文化的只有4个单元。[6]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需要编写与文化相关的校本教材作为补充教材使用;另一方面,教师应以对比中西文化为教学目标给学生讲授课本中涉及的文化的部分。例如,在《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unit1 Reading across cultures这篇文章中主要讲述了“Thinking across cultures”,教师除了讲解课文重难点外,应该让学生深入思考中西方思维差异,并且迁移学生思考在中国国土范围内南北方差异、东西部差异,在学生提及例如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的差异时,可以告知学生相关表达。

作者所在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编撰的校本教材《文化之旅》就可作为课堂补充教材使用。该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国篇》:选取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话题,从传统文化到当代风貌,从宗教哲学到文化教育,不仅包括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也涵盖了中国的饮食、民俗、礼仪等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册为《英美篇》:选取了英国和美国两个主要的英语国家,从国土概况到政治体制,从文化教育、医疗制度到风土人情、节日习俗,大到国家和价值观的形成,小到园林艺术,旅游景点。这本书可以较好地弥补现有教材在中国文化方面的缺失,补充中国文化相应的英文表达介绍。教师可以利用这本教材展开第二课堂教学,设计小組问答环节并作为期末考核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3.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两部分,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存在。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把语言和文化妥善地结合起来。以《新视野》教材中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导课时提问:“When you talk about China,what comes to your mind?”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展示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图片,例如:长城,京剧,瓷器等。在讲到瓷器时,可以联系到“一带一路”的英译“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而后,接着提问:“For America, what comes to your mind?”学生回答完毕后进行对比,告诉学生“We have much more things to be proud of.So we should have confidence in culture(文化自信)”。这样,就能在导课的过程中涉及“一带一路”和“文化自信”这两个具有中国文化背景词汇的翻译。

4.在“以赛助教”中融入中国文化

每所高校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会举办很多利于学生完成学业或者身心健康的比赛。外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学院可以举办如“英语演讲比赛”“谚语翻译大赛”“英语写作大赛”等相关赛事。这些赛事的题目或是指导思想都必须以融入中国文化为主导(例如,在举办“谚语翻译大赛”时可以给定题库,抽题考试,这样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中国谚语的英译有较全面的掌握)。学生可以在参加这类比赛中强化学习中国文化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作者所在的高校每年都会选派优秀学生前往新加坡等国家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学实习。平时的这类赛事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很好的锻炼和查缺补漏的机会。通过这样的锻炼,他们会在实习实践中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四、结语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该指导思想为高校外语教学的执行单位指明了道路。因此,作为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把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的人才作为日常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从教学计划、校本教材、教学设计、以赛助教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在日常教学中,希望能给大学英语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输入与输出、普遍性与唯一性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周宇晴.从文化“走出去”战略角度解读《琅琊榜》的日文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10):115-116.

[2]彭熠.“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新翻译题型的分析研究[J].云梦学刊,2015(4):144-148.

[3]戴炜栋,王雪梅.“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战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8(4):1-11.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严世清.《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J].当代外语研究,2017(4).

[6]程文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7(5):11-13.

责任编辑:赵慧敏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