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王永康
摘 要:基于教育部“三全两高一大”目标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具备高职院校特色的师生信息素养全员提升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TP311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29-001
1.信息素养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
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两高”建设的核心工作是以全体师生为中心的信息应用全面推广和信息素养全员提升。
就信息素养的涵盖面来讲,既包括教职工和学生两类用户群体,又包括在教学和管理两种应用场景;就信息素养的内容来讲,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素养,还包括信息人文素养,例如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大数据应用场景下的数据意识、信息环境下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
教职工具备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管理能力,特别是处于学校教学核心地位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高、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自身信息人文素养,并在教学育人和管理育人过程中,基于学校信息素养培育机制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
2.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用户信息素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相对较低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层次决定了用户信息素养也相对较低。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和全方位的推广应用,是“两高”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如果信息化建设仍旧停留在“数字校园”时代,全方位的信息素养教育难以得到更高层次的锻炼和提高;如果缺乏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也将难以实现用户借助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自身的目标。也正是因为应用层次低,学校对信息化素养教育的激励和引导机制建设难以到位。
二是学生总体信息人文素养偏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总体素养相对于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事实的差距,更有必要结合高职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特别是信息人文素养教育,使高职生不在信息时代大潮中落伍。
3.多措并举提升用户信息素养
激励教师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教學管理、学生管理、校务管理中营造校园数字文化氛围,着力培育信息意识和数据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
全面提升教职工信息应用能力和信息人文素养是关键。面对大部分教职工信息素养特别是数据素养不高的现状,开展分层次、分学科的信息素养讲座和培训是快速提高信息应用能力的捷径,在全面提升用户的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分享能力的同时,提高数据意识和信息人文素养水平。讲座和培训也应当同时着力于引导教职工立足教育本职,学会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信息素养。
全员协同开展面向学生用户的信息素养教育。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信息化学习应用能力掌握很快,因此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信息人文素养。团委、图书馆、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充分利用网站、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宣传栏等校园媒体开展信息素养宣传活动,营造校园数字文化氛围;一线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如辅导员利用教学或班会时间,在教学过程和班会内容中融入信息人文素养教育内容,辅导员应当更偏重于网络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的常态化教育,利用国家网络安全周进校园活动进行面向全体用户的网络法律和安全教育,增强网络守法意识,提升网络道德水平,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组建信息素养教育团队,构建信息素养的教学环境,提高信息素养教育能力。通过挖掘引进、内部培养等手段,逐步组建涵盖一线教师、学生教育工作者、网络信息工作人员、社会专业人才、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人员的专兼职结合的信息素养教育团队,结合学校教学计划,申请教改项目或科研课题,面向全体用户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投入资金,在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融合贯通信息素养教育的同时,结合专业方向和高职学生特点,专门建设学生信息素养教学基地。
4.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案例
针对笔者所在单位的信息技术职业教育特色,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鲜明的信院人才成长烙印,学院教务与科研处全面分析新时代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必备素质,提炼信息技术通用技能和基本素养要求,建设了面向学院各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公共实训包括电子与机器人、计算机和网络维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认知、企业虚拟仿真、设计美学等五个模块,面向大一新生,以体验和认知为学习目标,采用实训周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实训任务由学院五个系分别承担,由骨干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学生在入校第一年,分批次进入公共实训基地,按模块依次参加计算机和网络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人文素养、全媒体融合通信、大数据认知、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摄影摄像与人像处理等多个信息技术通用类公共实训模块学习。同时,基地还设置了企业模拟运营、企业财务管理等双创模块。
学生在完成公共实训基地的学习后,能够掌握和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元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计算机的组装过程,能够自己组装计算机和操作系统;掌握小型网的搭建和信息安全基本知识,提高网络安全素养;初步了解“云大物移智”等新兴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运行环节有了初步认识,孕育了创新创业萌芽。通过各实训环节的体验,学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有较完整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玲霞.“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渐进式培养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