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管理方略]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管理方略]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发布时间:2021/11/06 阅读数:339

余颖

摘要:“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是斯霞精神的延续,她的产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今天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有理论化表达:在儿童观上表现为把儿童当作儿童,以儿童力量生长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在教师观上表现为教育爱逐步走向理性,教师个体成长逐步走向全息共生,职业需求逐步走向教育信仰;在教育观上表现为用儿童视界反观教育教学,让大胆质疑回归儿童世界,让教育成为经验的艺术化交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同时也有行动性表达,集中体现为以童创原则激发童真童趣,以理性母爱重塑教师形象,以师生共进构建爱的生长课堂。

关键词:斯霞;童心母爱;儿童立场;生长课堂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0A-0027-07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斯霞是中国基础教育界永恒的丰碑。她创立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过去,更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影响着当下与未来的教育发展。

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产生、内涵和意义价值

(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产生

斯霞老师说:“我的教育生涯就是我的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1]根据斯霞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结合其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现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奠定时期(1922-1949年),斯霞早期的家庭教育塑造了她温婉的性格,杭州女子师范学院期间的学习奠定了她扎实的理论基础。1932年底,斯霞来到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南师附小前身)任教,学校崇尚“爱心教育”的氛围,使得斯霞温柔、慈祥的母爱个性与热爱学生的情感得以联结。其二,形成时期(1949—1976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对教师群体的关怀给斯霞注入了激情和动力,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学习激发了斯霞教育理念的革新。她投身五年制学制改革,发表了多篇教育教学实践的文章,树立了“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信念[2]。其三,成熟时期(1977—1994年),1977年后,社会各界对斯霞的教育理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不计名利、继续坚守教育一线。随着斯霞老师自己对童心母爱表述:“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斯霞“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走向了生动和清晰,标示着斯霞教育人格和精神特质走向了成熟。

(二)“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内涵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凝结了斯霞老师70多年教学实践智慧的结晶,是百年附小“爱的教育”理念的集成和代表,是南师大附小几代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升华。“童心”明确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立场,“母爱”彰显了对儿童生长全方位的关怀,它强调教师应葆有一颗童心,如母亲般关爱儿童,尊重儿童。它主张教师立足于儿童的发展,热爱、尊重并包容儿童。

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核心理念是“源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生长”。“源于童心”是教育智慧、理性自觉,更是返璞归真的本性。“源于童心”明确了教师的儿童立场,能真正理解、接近并融入儿童。“行于爱心”彰显了对儿童的尊重、赏识和支持,是教师在整个教育场域中,将爱毫无保留、毫无偏差地注入每一个学生心灵,以爱启智、激励进取,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臻于生长”体现了“童心母爱”教育从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出发,遵循儿童生长的规律,促进儿童全面自主、富于创造和个性的生长。

“童心母爱”思想“始于问题、基于实践、发于内心、源于理性、成于實验,她以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和不间断的求索,诠释了“童心母爱”就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3]。

(三)“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意义价值

“童心母爱”扎根于中国,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关于童心的论述,向上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淮除玄鉴,能无疵乎?”,后明代的李贽、公安三袁都曾阐述过童心的价值。当代,很多学者也在呼吁教育要回归童心,实现孟子所倡导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童心母爱”思想主张所有的教师要具有童心,对普天下的孩子,既爱之又教之,使得文化的根脉得以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精神氛围和教育先贤们铺就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探索基调,塑造、成就了斯霞这样优秀的教育家。“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也必然会成为中国教育的骄傲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发现并找到了儿童,建构了在“童心”和“母爱”观照下的师生关系。在斯霞眼中,孩子是“有思想、有主见、有感情、活泼好动的小主人”[4],有着纯净、善良的天性。“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确立了儿童的主体地位,推崇儿童的视角,认为值得珍视的教育应该是从儿童出发且为了儿童的,“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我们的儿童能真正长成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社会的主人”[5]。

“童心母爱”是教师应当具有的专业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斯霞老师认为“热爱学生是最大的师德”,教学是以“爱”为核心建构的关系,教师对孩子的爱是在“自然母爱”上进一步升华。“童心母爱”起源于心灵深处的情感,成长于职场的不断磨砺,让教育教学达到一种天职的图景,拥有发现与创造的喜悦。这是教师专业品质的核心要素和职业成长的重要价值取向,具有道德的性质。因此,“童心母爱”既保障教师专业化的道德方向,也提高教学效能和内在品质,让教师拥有幸福的教育生命。

“童心母爱”是儿童成长中最可依助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首要,按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符合儿童童稚时期具象的、浪漫的天性;自然地情感流淌,能温柔地激起儿童的兴趣,保护儿童的可贵的感受性,使其知识的学习全面而丰盈,进而促发质朴的“道德共情”。儿童充分浸润在爱中,脑部神经传导回路的形成时刻伴随着积极、正面的情感,被证实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社会性发展的脑神经基础,也被证明是提供其身体能量、滋养精神发育的心理基础,乃至人格健全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新诠释

“童心母爱”是一种聆听儿童呼唤的真的教育学,是一种洞察儿童内心世界的教育学,是促进儿童快乐成长的美的教育学,也是实践性的、向上的教育学。它虽然是一个简单的中国式提法,却又是复杂甚至容易引起争议的概念。为此,需要根据现代教育精神和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对其内涵赋予新的诠释。

(一)“童心母爱”儿童观

把儿童当作儿童。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灵魂是童心。先贤认为,赤子之心因未被外界玷污而保持纯洁善良,故此要呵护它;童心与成人之心不同,故此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来教育;童心有很大可塑性,幼小之时的表现会影响未来,故此要注重幼年之时的教育引导。斯霞早就确立了儿童为中心的观念,主张教师要认识童心的价值,理解童心、保护童心,以真实的儿童视角来看世界,尊重儿童立场,把儿童当作儿童,而不是当成成人眼中的儿童。

以儿童力量生长儿童。儿童的身心处于未成熟状态,蕴含着无限的生长潜能。一方面他们需要成人的帮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他们也具备着在成人帮助下积极能动建构的可塑性。但儿童的塑造者只能是儿童,儿童的自我也只能由他们自己来生长。首先,儿童可在自主阅读和游戏中获得成长。阅读和游戏都是诉诸想象的,契合了儿童自我生长的思维模式,符合儿童的本能。其次,儿童可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儿童身上蕴藏着充满生机的冲动,在儿童本能的发展上想要实现自己冲动的要求是压制不住的,当他们产生投入感兴趣的活动中的愿望时,所需要的帮助就是“如何去做”“怎样去寻求”。把儿童在学校里获取知识的过程与生活中的活动相联结,让儿童在那些真正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活动中学习,可以帮助儿童成为自身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主动执行者和策划者。

为了儿童的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质是生命教育,关注人的生命成长。6~12岁的儿童正是思想情感、思维能力以及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好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就更要体现出其教育的全面性。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很容易走入误区,变得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其他方面,斯霞关注到这一点。她说:“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学生除了要接受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外,还正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个性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需要母亲般的温暖和爱抚,他们需要欢乐的环境,活泼轻松的气氛,他们应该得到和谐的协调的发展。”[6]因此,为支持儿童个性的生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教师还需关注到在他们的成长中最需要、最迫切、最不可贻误时机的情感交往,以及最需要被呵护的情绪和意志品质,最终指向儿童身体、智力、审美、精神全方位的自我发育生长。

(二)“童心母爱”教师观

从“自然母爱”走向“理性母爱”。斯霞对孩子们的爱是自然流露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她一直旗帜鲜明地指出:一切教育的成功都要建立在教师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赏识学生上。她认为教师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最直观反映于看着学生在自己的辛勤劳动下获得发展和进步,提出教师的任务应当不局限于灌输知识,而更应当如父母般着眼孩子的一生去培养人、教育人。同时,她将教师对孩子的爱在“自然母爱”上进一步升华。“母爱”原初含义便是指自然的父母之爱,将其引入教育领域,是比喻基于母爱但更超乎于父母亲情之爱之上的一种大爱,是具有鲜明教师专业特质的爱。这一以“童心”爱“童心”、以“童心”激扬“童心”的“理性母爱”,是在父母长辈亲情之爱基础上了解儿童、保护儿童、全心全意为了儿童发展的教育之爱,是东方文化背景下教育爱的独特表达,也是师爱的最高境界。

从“个体成长”到“全息共生”。教师是生长型的职业,教师可以从儿童身上汲取成长的源泉。每日与儿童在一起,“稚子的童趣,生命的活力”以及孩童们的天真活泼,都可以如斯老师所言般“也使我变得年轻了”[7]。儿童以“童心”反哺教师,教师作为“长大的儿童”葆有一颗未泯的童心,为儿童提供自然、安全的成长空间,获得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同时,教师可以从集体中获得成长的力量。斯霞曾说:“那时我还年轻,缺少经验,而实验学校的老教师们业务能力都很强。我就偷偷地在教室后面听课,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南师大附小爱的文化土壤孕育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使她成为百年附小“爱的教育”理念的集成和代表。朱小蔓曾评价:“是这所历史文化名校特有的精神氛围塑造、成就了斯霞这样优秀的教育家,而作为历史人物,斯霞老师又成为南师附小百年‘爱的教育集中传承的旗手,她的童心母爱成为南师附小永远的骄傲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8]

从“职业需求”到“教育信仰”。“我以一辈子做小学教师感到自豪”,这句铮铮誓言,成了斯霞老师的墓志铭,也成为如今“童心母爱”教师观的最好阐释。斯霞认为,“热爱学生是最大的师德”。这寓意着“童心母爱”是一种教育情感、教育品质,并具有道德的性质。它是一种稳定而平和的心境,兼具温柔与激情,散发着人性的纯净与慈祥,对儿童的一言一行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与感受力。它是文化层面精神性的体现,意味着教师对教育的执着不仅仅出于责任感,也出于兴趣和热爱。这份对教育爱的情感是教师最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因为这份对教育的执迷,才会从语言、教态等诸多细节入手培养自己的教学习惯,才会反复揣摩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才会注重一切从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磨炼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如此,“童心母爱”体现为一种内蕴丰富、淳厚的复合性素质,它是教师人性美善之爱、职业道德之爱、公民责任之爱的综合。

(三)“童心母爱”教育观

用儿童视界反观教育教学。斯霞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儿童立场,从儿童视界看教育教学乃至儿童自身的生长,主张发掘儿童主体,让儿童发挥主动性去学习。斯霞在耄耋之年还一直呼吁“要克服旧的学习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9]。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关注学生:能否具备积极的学习认知;能否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否省思自己的學习状态;能否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情境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能否对信息作出自觉有效地收集、鉴别和运用。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进程的评估调控等方面开展研究,以课程为媒介,以课堂为生命场,帮助学生逐步成长为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公民。

让大胆质疑回归儿童世界。儿童对世界和生命的感知和体验是直观感性的,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和困惑,也常常产生出乎成人意料之外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尽管稚嫩、纯朴,甚至于“无厘头”,但却都是儿童对周遭世界及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和解释。遗憾的是,儿童的好奇心、探索欲往往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消逝态势。斯霞非常关注这一点,有意识地通过开展有趣的观察活动,唤起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强烈好奇心,从而产生很多问题。她说:“结合《我们爱老师》这课,教学前我带学生到公园去看了花草树木,看了园丁的辛勤劳动,他们在学习这课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一句时,提出疑问:‘我们是小朋友,怎么成了花朵了呢?事先的感性认识给了他们强烈的印象,书本上的比喻说法又使孩子幼稚的心田产生了疑惑,在这时候给他们以启迪,就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大胆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诱发源和推进器,能带领学生在思维甚至思想的场域驰骋,更可能成为连接学生、教师、课堂、生活的纽带。教师应以爱育爱,激发儿童内在的创造力,鼓励儿童对任何可以产生怀疑、可以感到好奇的事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育是经验的艺术化交往。教育本身是个体经验的碰撞,对于教师来说既有自身经验和优秀教师经验的结合,也包括在教育过程中师生经验的交往。斯霞主张以爱的方式和儿童化的方式来构建交往。她认为,小学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要想成为一名儿童教育家和艺术家的小学教师,除要有相当的文化知识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切不可把它们当作僵死的教条来学习,而必须把它们同学习优秀教师的好经验结合起来,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注意总结点滴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创造发展出一套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来。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10]。像斯霞那样爱孩子、教学生、上好课,需要教师以爱的方式和艺术化的策略促成儿童经验和教师经验等不同个体经验之间的对话和交往,从而在尊重、赏识、支持的环境中建构一种教育的互动和生长。

三、“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行动表达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紧扣中国文化精髓、直击教育的本质。现时代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已深化为教师的专业信念,并将此信念从实践中提炼,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创新。它不仅体现在天长地久、日复一日地教育实践中,更是落实到儿童教育的具体过程之中。21世纪以来,南师大附小历经15年,分别从教师成长、课程架构、课堂变革3个方面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十三五”以来,基于当代学校真实教学情境和育人需求,学校研究的重心聚焦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成长和成长的人,以儿童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向,形成了整体的育人模式。新型育人模式成为新时期“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具体的行动表达,以斯霞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源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生长”为指导,培育有爱心、会生活,有慧心、会学习,有童心、会创造的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健康活泼的“立体的人”。

(一)秉持童创原则激发童真童趣

儿童的童年是多彩的,儿童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育人模式的建构要符合儿童的趣味性和游戏性,突出儿童的真实性和生活性,注重儿童的经验性和体验性。用儿童的方式旗帜鲜明地呵护童心的纯真与好奇、满足儿童好玩的天性、培育儿童善与爱的能力、促进儿童的探究与创造。

童真纯净育人品质。儿童天性是真、善、美的,是充满爱的本能的,育人要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秉承儿童纯真的本性。以“童心母爱”为内核的育人模式实现了儿童对社会的爱,对身边人的爱,对集体的爱以及对自己的爱。“红豆荚”志愿者行动关注对身边人的爱和对集体的爱。小志愿者们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参与志愿工作,帮助他人、服务校园,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共同谱写奉献和爱的乐章。“童心大剧场”以真、善、美的爱的文化场景,让孩子回到童真的世界,浸润、涵育儿童核心价值观,使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有机融入到作为社会角色的儿童的成长进步中。在“访学营”社会实践活动中,儿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这一系列回归童真世界的德育行动,让爱国、诚信、文明、友善、自信、独立等品格植根儿童的心灵深处。

童趣唤起教学方式变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童年的游戏是永恒的。斯霞老师说:“我们要和儿童打成一片。”因此,用儿童的方式引导儿童的学习,是南师大附小对“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教学方式的具体表达。学校开设的“游戏课程”,除了配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予以编排,更注重从儿童发展需要的角度开发不同类别的游戏。以数学游戏为例,实验团队研究出50多个数学小游戏,“旋风魔方阵”“方块之谜”“谁偷走了西瓜”等系列游戏主题都是教师和孩子们在玩中开发而成。体育游戏则是创设了大量符合校本特色的拓展性游戏,而语文、英语、音乐等学科则开发了“科学认读”“儿童与绘本”“新体系律动”等游戏课程。

童创凸显课程核心价值。给予儿童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通过一系列课程满足其好奇心。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儿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唤醒每一个儿童的个性选择、个性体验和个性创造。“STEAM课程”以多学科融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开发了“小人国微电影”“博物馆之夜”“降落伞的奥秘”等开放性主题课程,启发学生学会制作与创造、学会表达与展示,从教育的接受者向教育的创造者转变。例如,“小人国微电影”历经4周时间,以“微电影”为工程任务,开展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相融合的项目研究活动。每次课程,有8位老师同时开课,采用跑班的学习形式,小组成员4~5人,组员之间合理分析和统筹规划,并肩作戰,通力协作。学生们从编写故事、布置拍摄场景,再到进行微镜头拍摄、编辑合成,最后完成2~3分钟的微电影制作。“小南狮戏剧课程”则是结合生活与学习体验,融入中国梦、核心价值观文化等多种元素。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通过生动的创造性表演激发潜能、释放灵性,展现大爱之心,人性之美。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