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王宁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五上的教学内容,民间故事不仅有着常规的教学作用,更有着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它的语言质朴生动,有助于口语表达的训练;情节具有格式,有助于培育整体思维;幻想新颖奇特,有助于思维的解放;文化的交融碰撞,有助于多元价值观的启蒙。在阅读民间故事时,可以还原语言,发现表达的秘妙;口头讲述,体会创编的愉悦;跨界阅读,感受艺术的多样;进行研究性阅读,感受发现的愉悦。
关键词:民间故事;阅读策略;跨界阅读;研究性阅读
中圖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9A-0072-05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假想(或虚构)的内容、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它是民间文学里面一个大的类别,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笑话等”多种样式[1]。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从内容到形式,处处展现了百姓的艺术趣味和美学理想。正因为民间故事是传统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所以“白蛇传传说、孟姜女传说、徐文长故事”等故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学语文统编版五上教材也专门编写了民间故事单元,并在“快乐读书吧”板块专门推荐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
作为教学内容,民间故事不仅有着常规的教学作用,更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如何理解民间故事的教学价值?如何让学生领会这一文体的独特魅力,进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些是一线教师应该思考,而且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民间故事的教学价值
1.语言质朴生动——有助于口语表达的训练
民间故事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这种语言本就十分丰富,加之经过反复的加工和提炼,成了群体意识的结晶。一般说来,其语言质朴平易、形象生动、亲切感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民间故事语言灵活多样、简洁传神,富有节奏感,具有极强的黏附功能。它既能滋养儿童口语的发展,又能满足儿童对于故事的亲近感,使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氛围中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2.情节具有格式——有助于培育整体思维
由于是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多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形式。“三段式”是民间故事最常见的一种结构方式,如主人公遇到三道难题、三次考验、三次较量等。这类故事结构大都比较完整,情节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多有规律可循。民间故事还有“连缀式”的结构,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一千零一夜》便是这类结构的典型代表。此外,“民间故事有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由不同人口中讲出的故事,它们的情节结构常常大同小异。”[2]民间故事相对稳定的结构形式,易于儿童对作品形成整体认识,养成从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视角去看待作品、思考问题的意识。
3.幻想新颖奇特——有助于思维的解放
民间故事充满着快乐的情调,洋溢着浪漫色彩。它类似狂欢节,具有无等级性、宣泄性和颠覆性的特点。因此,民间故事的娱乐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幻想是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之一,是民间故事的生命,在民间故事里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故事借助魔法或宝物的神奇力量,帮助主人公实现自己的愿望。有时,故事让有灵性的动物在主人公遇到难题时,助上一臂之力。天马行空的幻想,实质上是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的艺术性表现,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要求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这种幻想式的狂欢和诙谐,使之在狂欢中能获得心灵的满足、精神的愉悦和思维的放飞。
4.文化交融碰撞——有助于多元价值观的启蒙
民间故事,是民众口传的历史,积淀着关于思想、道德、民俗的文化因素,是道德的教科书,是人的各种美德的形象化模本,有着传授知识、道德教化的功能。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流传着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阅读《祭灶王》《喝腊八粥》等关于风俗习惯和节日活动由来的传说,更利于学生对传统习俗的了解与传承。阅读《神奇的线路民间故事》系列读本,有利于学生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增进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二、民间故事的阅读策略
民间故事本身作为一种文学的样式,“是在民间流传的活的立体艺术、实用艺术,具有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和集体性。”[3]正因为它有着鲜明的立体性特点,有着丰富的语用资源,在阅读民间故事时,应该选用恰当的阅读策略,突出其文学属性。
1.还原语言:发现表达的秘妙
“民间文学其真正的生命是在‘语言上,唯有还原到‘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情景,才能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浓厚情感。”[4]教师要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民间故事语言的独特魅力。
民间故事具有立足于现实生活又富于幻想的艺术特色,其曲折生动的结构技巧,值得学生予以关注。民间故事的情节通常由开端、发展(上升)、高潮、发展(下降)和结尾构成。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即那些能推动故事发展的情节。在阅读民间故事的时候,可引导学生思考:人物遇到了哪些困难或冲突?这些困难或冲突是如何解决的?你印象深刻的情节是什么?从而让学生逐步认识、归纳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人与自己之间的冲突”这四种常见冲突类型。比如阅读《嫦娥奔月》的故事,学生从“后羿射日”“求得仙药”“逢蒙威逼”“隔河相望”中,判断出故事主要使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两种类型的冲突。教师可引导学生画“表格式”“山型图”“鱼骨图”等思维导图,梳理出“主要角色—矛盾冲突—解决方法”等关键信息,迅速概括出故事主要内容,为后面的复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阅读的时候,还可以采用跳读法与猜读法,即先读读开关与结尾,再来猜测一下中间的精彩部分:作者是如何安排情节来引起矛盾冲突的,以及如何化解矛盾冲突的。比如阅读《狼外婆》时,先读开头部分,了解大灰狼是如何吃掉外婆的,再读结尾,了解大灰狼得到应有的惩罚。然后猜想一下:三姐妹会想出怎样巧妙的办法来对付大灰狼,成功化解这一危机的?这样的跳读,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民间故事情节的紧张曲折,又能培养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谓一举多得。
民間故事的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清新、生动形象,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通俗”“乡土”是民间故事最本质的东西。它常用谐音打岔、一词多义、同音异义、双关影射等手法结构情节,进行创作。鲁迅先生历来重视口头语言的活力,他的作品语言,能做到“从活的民众的口头取来”[5]。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这些鲜活的语言,及时摘录在表格中,写下精要的点评(见表1),并在阅读分享时能主动交流自己的心得。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故事里的谜语、对联、谚语、笑话、拗口令等文学样式。比如《猴子和鳖打老庚》中的“不义之人不可交,哪有猴心挂树梢。”《真武祖师》里的“火到猪头烂,功到自然成”。连环谜中的“水呀水,喝了就见鬼,不是胡说八道,就是睡得长霉。”(谜底:酒)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有启发智慧、感受语言音韵美的作用。
2.口头讲述:体会创编的愉悦
民间故事是以讲、听方式口耳相传的。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故事显著的特征之一。口头语言诉诸听觉,能最大程度还原其语言的生动明快、简洁传神,体现其流畅活泼的动态美。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时,可借用异文对比进行片段性讲述的训练。“异文是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即同一母题在不同时空流转之下会产生诸多变体。”[6]这些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文本,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讲述,提供打开思路、拓展思维的范例。如同样是《日月潭的传说》,有的版本把起因说成“一对恶龙吞了太阳和月亮,当作珠子玩耍”,有的版本却简要地说“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经过比较阅读后,就可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两条恶龙吞吃太阳和月亮,还可能有什么其他原因呢?”学生经过思考,纷纷有了自己的答案:“恶龙的眼睛被雷电击瞎了,要把太阳和月亮当作自己的眼睛。”“恶龙把太阳当作厨房里的柴火,把月亮当作橱柜里的玉盘。”
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民间故事的主要情节整理成思维导图,利于创造性复述时整理思路,降低讲述的难度。比如“三段式”结构是民间故事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通常表现为一件事情要经过三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而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有趣,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以《长不大的牧羊人》为例,它两次运用了“三段式”,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把主要情节浓缩为思维导图(见图1)。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讲述“三段论”时进行自我创作,任意替换掉一次情节,变成自己的故事。有的学生对上述故事改编后,是这样创意表述的:“遇到花生壳里的女子,获得簪子,后划出深沟阻止追兵;遇到葫芦里的女子,获得戒指,后遇到高山,戒指变成山洞;遇到莲花里的女子,获得莲花瓣,后遇到大河,变成小船……”
此外,地方方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教师可鼓励学生搜集家乡的民间故事,并用家乡特有的方言进行讲述。教师还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把故事录制成音、视频,借助互联网,让更多的听众感受口耳相传的民间经典故事,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跨界阅读:感受艺术的多样
因为民间故事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许多童话、电影、动漫、邮票甚至游戏,纷纷取材于民间故事。以《牛郎织女》为例,中国大陆发行了特种邮票一套共4枚,分别是“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中国香港、台湾、澳门,也以“七夕”为主题,用木版年画、中国画、水彩画、卡通画等构图手法,发行特种邮票。以《老鼠嫁女》为内容的剪纸作品中,有鸣锣开道的仪仗队,装饰纹样葡萄、石榴蕴含着婚后多子的寓意,轿下的铜钱、元宝预祝婚后生活富富裕裕。陕西凤翔的年画上还有题词:“佳期百日庆回门,胆大老鼠来迎婚;三遇狸猫山后立,一口吞去命归阴。”学生阅读以上故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相关的邮票、剪纸等作品,提升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并以此作为学生复述故事的辅助手段。
民间故事少有详细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可将民间故事与剧本巧妙嫁接,鼓励学生将其改写成剧本并进行表演。实际上,真正的民间故事就是一个表演的过程,它由声音、表情、动作等形式构成。教师可提供原苏教版教材《公仪休拒鱼》《负荆请罪》等剧本样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把最想分享的民间故事模仿改写成剧本。在戏剧编写时,教师可加入一些短小的叙述片段,表演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语气、语速、语调的揣摩,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和内心活动。这样的学生表演就会入情入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在表演的初期,鼓励教师入戏,即担当戏中的一个角色,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学生也可分编成不同的小组,各小组选定故事片段,分别对其进行戏剧化加工后,按照故事的顺序,依次接龙表演展示。简单的服装与道具,如玻璃球、棍子、头饰等道具,会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角色和故事的情境。当然,学生也可采用木偶戏的方式进行表演。在表演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予以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与付出。
4.研究性阅读:感受发现的愉悦
祝新华教授将阅读能力分为复述、解释、重整、质疑、评价、赏析六个层次。在民间故事的教学上,教师一般注重前三个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后三个能力的培养。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通过专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探索与发现中提升阅读能力与思维水平。以《民间故事中的姓名》为例,可引导学生思考:“你能举出民间故事中类似“牛郎、织女”等比较含糊或大众化的姓名吗?为什么民间故事中人名一般是泛指呢?”学生找到了“巧姑、智者、法官”等类似人名,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往往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类人;这样的人名,拉近了人物与听众的距离;这样的人名,更便于听众掌握人物的身份与性格特征……再比如,在非洲民间故事中,有着丰富的以动物为主角,却隐喻人类的故事。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在非洲民间故事中,狮子、狼、兔子等动物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试着填写表格,完成研究过程。”学生通过专题阅读,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在非洲文化中,狮子勇武有余,智慧不足;鳄鱼、狼常常是狡猾和忘恩负义的象征;蜘蛛是邪恶的动物;青蛙则是智慧的象征……这样的开放式学习,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提升了其对民间故事的鉴赏水平。
因为文化互渗的结果,不同民族之间流传着相同的神话母题、故事类型,如造人神话、找幸福、神仙考验型、灰姑娘型的故事等。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来尝试探究同一母题或类型的故事,并设计相应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以“通晓动物语言”类型的故事为例,学生阅读《会说鸟语的公冶长》《驴和牛》《听懂动物语言的人》后,思考:“这三则故事都有哪些相同点呢?”学生经过思考,有了自己的感受:1.故事展现了一个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奇特世界,写得妙趣横生。2.故事都讲了动物知晓人类没有掌握的信息,人类在了解这些信息后,获得了帮助。3.故事告诉我们,动物是有尊严的生命,我们要善待动物。经过这样的群文阅读,学生感受到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欣赏到民间故事“和而不同”的多元之美。
参考文献:
[1]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64.
[2]刘守华,林继富.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
[3]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6.
[4][6]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63,73.
[5]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2.
责任编辑:李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