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二十多年前,我从江苏省海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工作,结交的第一个不说话的师友便是《江苏教育研究》。初出茅庐的我满怀一腔热血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尽管那时有用不完的劲,但是教学效果却是事倍功半,这难免让自己感到有些失望。正在我迷茫之际,一位同事跟我交流探讨上课教研的问题,一番交谈后,让我有了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当我连连夸奖这位“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时,她腼腆地说:“跟她学的。”说着指了指桌上的《江苏教育研究》。临走时,她送了几本给我学习。于是,我开始了与该刊的缘分。二十多年来,借助《江苏教育研究》这个平台,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江苏教育研究》是我教学研究的“良师”。在“课题博览”中我发现,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名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名在农村工作的青年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领导把区级课题研究“教师教学实绩考评的方法”的重担压在我的肩上。踌躇满志的我,既兴奋又茫然。兴奋的是,长久期待的梦想终于有了实现的“抓手”。茫然的是,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别的办法。于是我就经常到学校阅览室搜集资料,时间长了,我发现《江苏教育研究》给我的启发和帮助最大。这是一本办得比较大气的杂志,与我的教育专业和课堂教学关系非常密切,充分体现了指导性、实用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从那时起,我与《江苏教育研究》经历了“相识一相知一钟情”的历程。在与《江苏教育研究》为伴日子里,我结识了张庆、朱卫国、朱家珑、李吉林、成尚荣、许新海等众多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也认识了孙双金、王崧舟等一大批特级教师。我拜读他们的精彩论述,品味他们的经典课堂,研习他们的教學思想,从而记住了“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知道了语文课要“尚简、务实、求真、有度”,感悟了本色语文、享受语文、生命课堂、绿色课堂等新鲜术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这些无论是对自己教育教学理念的把握,还是课堂教学风格的成型,都有着深刻而明晰的影响。后来,我承担的课题顺利结题,而且我又多次承担或参与省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如今我先后在省优质课、基本功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市、区基本技能、阅读演讲比赛中获奖30余次,被评为连云港市“333”工程首批骨干教师,赣榆区“311”骨干教师。
《江苏教育研究》是我读书写作的“益友”。谈写作,我总会想起李吉林老师《为儿童的学习》一书。它指出:要“少一点技巧,多一点实际”。一篇文章只有扎根生活才会阳光,才具有生命力、感召力,才富有灵性、人性。为此,我比较喜欢阅读《百家论坛》《案例》《调查》《写点》等栏目。这些文章令人深思,给人充实丰富的感觉,有真实的经历、温暖的情韵、理性的思考、清新的创意。为成功的人生铺路,为幸福的生活奠基。拿到每一期新杂志,我总有如获至宝之感,迫不及待地去体味每一篇文章。题目的确定、结构的统整、内容的选择、语句的斟酌,我都细细琢磨,反复咀嚼,从中汲取了充足的养分。我在理解基础上融会贯通,把所思、所感、所悟、所得记录下来,积累写作素材。在捧读《江苏教育研究》的日子里,我总会被经典的课堂、前瞻的理念、精彩的设计、新颖的观点所感染,自己已经休眠了的思维被唤醒、激活。有时我彻夜地精神亢奋,反思着自己成功或失败的过去,构想着明天即将实施的已被无数专家学者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却又经过自我加工,独具特色的新课题、新思路。每每这些时候,我总会感到无比幸福!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把学习的点滴倾注在笔端,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三年来我先后在《江苏教育研究》《学校管理》《江苏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七彩语文·教师论坛》《连云港教育》等12种报刊发表了36篇论文,有300多篇文章在各级各类征文评比中获奖。
可以说,我的成长离不开《江苏教育研究》,是《江苏教育研究》在助推我成长,也在记录着我的足迹。自从担任副校长后,我工作更忙了,回到家时往往都已经是午夜。就在这样的午夜,在别人已进入梦乡的时刻,泡上一壶热茶,翻开《江苏教育研究》细细品读,能让我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安宁,就像在给心灵做一次有氧运动。品读《江苏教育研究》,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品读《江苏教育研究》,我感悟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江苏教育研究》犹如生命中的一缕阳光,照耀着我,给我温暖;她好像沙漠里的一片绿洲,鼓舞着我,给我希望。还记得杂志中刊载的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就让我去做那棵可以摇动另一棵树的树,做可以推动另一朵云的云,做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灵魂”吧。
《江苏教育研究》经历37载风雨,培养了许多知名的专家。《江苏教育研究》能够成为“学校的参谋”“教师的朋友”“科研的助手”,凝聚了杂志社全体编辑的心血,体现了他们对教育的热爱。我相信,《江苏教育研究》会越办越好,会拥有更多的读者。我也相信,《江苏教育研究》作为我的良师益友,会一直陪伴在我教育教学的旅程中,帮我成长,助我成功。
(张波,连云港市赣榆区石桥中心小学,222114)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