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尚华
● 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的问题
笔者对所在市区4所高中参与线上教学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内容涵盖了线上教学终端、相关资源的使用情况,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接受程度,教师在线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等。根据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可将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1.录课或直播软件的应用经验不足
调查显示,在线上教学活动之前,有79.53%的教师从未使用过录课软件,有95.26%的教师没有在线直播的经历。
2.线上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欠缺
调查显示,由于教师缺少线上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等方面的经验,所以他们只是简单地把传统教学模式转移到了线上。在学习空间被分离的前提下,有82.73%的教师认为对学生上课状态的管控变得极为困难,此外,74.15%的教师反映师生的互动效果不好。
3.教师的信息素养差异较大
线上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此次调查发现,40.12%的教师认为平台或软件工具的操作存在难度,有39.82%的教师表示平台或录播、编辑工具等使用较为复杂。
4.对学情无法准确分析
调研显示,68.24%的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学情。线上教学中师生处于空间分离的状态,教师失去了传统课堂中掌握学情的真实情境,无法通过简单的面部表情和回答状态了解学情,也无法通过传统的作业批改等形式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不利于教学的实施与改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不足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信息技术产品与自身的问题
(1)信息技术产品的设计并未遵循人的使用规律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大多可分解为各种子问题,但技术产品喜欢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研发,教师的教学问题需要借助多款软件才能得以解决,这使得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无法对技术产品产生好感。另外,信息技术产品在界面的操作性、功能的逻辑性、交流的有效性上使教与学的主体产生不良的用户体验,导致有效教学行为的终止。
(2)技术在教育中的渗透并未触及教育的核心与根本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倡导关注学生理性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信息技术还停留在事物再现的工具性与表面应用上,扮演着信息资源库与教学工具的角色,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3)信息技术在本质上并未改变传统教学工具的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效果多以信息的大量输出和强烈的感官刺激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在本质上并未改变传统教学工具的作用。
2.技术应用主体问题
(1)教师认知与能力的局限
一部分教师对技术的教学价值和应用策略无法参悟,不能正确梳理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只是将技术简单地附加于教学中,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否定了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另一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严重不足,对技术产生抗拒心理。
(2)教师的自由与个性被压制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个性的发展需求,以特定的程序使师生的行为活动呆板化。然而,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和意识倾向的表现,当工具与内心发出的行为信号冲突时,教学主体的状态就会混乱。
3.信息技术与教學过程、环境的关系失衡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探究停留在浅层的协作层面,对线上的协同创作活动、深层次会话学习等的支撑作用有限,创新意义的教育教学难以实现,导致技术工具与教学过程的关系不可协调。
外界环境与资源的支撑是信息技术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在硬件环境上,信息技术设备的稳定性和依赖性一直是影响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在软件及资源环境上,由于软件在开源准入等特性以及信息的来源、开放、实时等特征上皆具备不稳定性,信息支撑与供给的复杂与实用资源的短缺无法协调。
4.培训、实施与实践结合不足
①各地各校倾向以完成任务为指向,注重的是培训数量,对培训后教师的习得能力、课堂实践等缺少跟踪,未能实现由培训到实践应用的转变,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提升。②因地方或决策者的认识差异,即使是同区域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信息化理念较弱的地区或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实施起来更加困难。③培训没有得到有效支撑。研修平台不能满足培训所需,研修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工作坊等模块的应有作用无法发挥,优质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并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④技术应用缺乏引领。基层培训团队力量薄弱,导致培训后的教研活动技术引领不足或辐射能力不强。
●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策略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最早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能力标准》中提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含基础性和发展性两个要求。基础性要求以信息技术渗透到日常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主;发展性要求以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引入、创新、改变为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传统学习模式的改变,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锻炼。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构建良好的内外环境、高效引领的实践应用体系来进行,外部环境重在应用的情境营造,内部环境则是改进培训流程,注重思维转变与培养,通过专家团队的高效引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具体策略如下。
1.优化上层设计,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
①处理好制度与实施的关系。构建政策权威下的制度,为工程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在实施或应用能力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区、人文等因素。
②处理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未来引领与顺应当下之间的平衡。过度强调应用的未来引领会导致其与培训之间关系的断裂,而强调受当下困难之束缚,则无法求新进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应从实际出发并符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③处理好培训与提升应用能力的关系。培训不能满足于达到提升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应用能力的内化与延伸才是培训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体现。在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可通过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硬件环境的创建,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应用环境,建构涵盖教学资源库、应用范式、策略支撑等的应用生态,建设或完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科实验室,促进技术平台与课堂的融合,构建培训研究一体化的教师工作坊并配合相应的激励政策,使教师具备真正的應用能力。
2.改进培训流程,突出应用环节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工程要由培训转向培训与应用相结合,突出应用环节。即培训要注重实践,评测要关注发展,机制要倾向主动。
①学以致用的前提是培训的内容必须具备实践性。实践性质的培训与常规教学联系紧密,易于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也有利于教师的学习与迁移,培训内容是否具有实践性决定了培训效果及培训后的转化程度。
②制订发展性评测指标,可通过培训成果展示、能力实践等形式得以体现。“评”的指标发展性体现在在比赛课、公开课、教学基本功比赛等各种评选过程中要以教师为本,注重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成果的评价,鼓励主管部门构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示范校、示范区等,以评促用。“测”的指标发展性体现在重发展过程和潜力开发,弱考试或测试,把握这两个要素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③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应用机制是否具备主动性,主动性应用机制是实现技术学习转化为应用能力的催化剂,起到发挥激发教师应用活力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果在立德树人、教学科研、专业发展等过程中发挥辐射效应,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
3.注重思维培养,探索联合实训
①加强信息社会背景下的理论引领。既要涵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优势等基础性理论,也要关注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做好如大数据、思维科学、人工智能等方面课程的开设与培训。
②深入开展计算思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研讨活动、课题研究等方式深化教师对计算思维的理解与运用,促进思维与技能的融通。
③鼓励教师将计算思维应用到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全过程中,将技术思维的理性与人的感性相融合,在思维的碰撞中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科学精神,实现课堂质的变化。
④探索校企联合实训。校企之间构建“产学研”对话实训平台,让企业进校园,让教师提意见,既有利于教师应用产品与掌握技能,又有利于企业研发更优质的技术产品,为培训提供有力保障,真正实现在应用中改变课堂,转变传统教学形态,逐渐实现技术信息化向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人的信息化跨越。
4.注重专家团队建设,发挥技术引领作用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需要相互学习与支持的良好氛围,各地各校可建立由校长、名师、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等组成的专家团队,专家团队既要拥有对新媒体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敏锐嗅觉,掌握技术产品与学科专业融合的技能,又要具备示范与培训的能力,引领指导区域内的教学实践。通过专家团队的构建,将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探究的工作深植于校本,利用有效的沟通平台,形成高效的信息化协作模式,使教师完成由学习到实践、由内需到外化的过程转变,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研究能力和深度应用能力的提升。
● 结语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的颁布对新时期教师的信息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呈现出教学改革的新维度。如何尽快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政策的支撑、环境的营造、思想的转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