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课程与教学]奇峰余霞:基于“峰终定律”的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优化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课程与教学]奇峰余霞:基于“峰终定律”的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优化


发布时间:2022/04/22 阅读数:354

王慧勤

摘要:峰终定律揭示,人们经历了对某个事物、某种过程的体验之后,最能记住的是“峰”时(关键时刻)体验和“终”时(结束时刻)体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遵循这一规律。但当前语文信息化教学与“峰终定律”的疏离现象客观存在。文章从实践的角度探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好地营造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峰终”体验,从而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峰终定律;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优化

一、峰终定律的概念及启示

峰终定律(Peak- End Rule),即人们经历了对某个事物、某种过程的体验之后,最能记住的是两个要素:“峰”时(关键时刻)体验,“终”时(结束时刻)体验。至于事件、过程中的其他体验,无论时间长短、程度轻重,则会几乎都没有记忆,至少不会有长时间的或者深刻的记忆。峰终定律表明,人们自以为自己会全程记忆,其实不过记住了“峰”“终”。高潮和结局往往是人们最终评价记忆的决定性因素,过程其实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

峰终定律的运用,本质上是优化资源配置方式。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注意力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受众的注意力或精力总是有限的。“峰终定律”启示人们,永远不要平均用力,要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用于制造峰值和终值,使峰值犹如奇峰突起,使终值犹如余霞散绮,最终实现受众体验最优化、记忆深刻化。因为,选择在“峰终”这两个关键时点尽力留下好的印象,人的大脑会习惯性地简单化归类,会把“峰终”这两个时刻的体验归结为整个体验。

二、信息化教学与峰终定律的疏离

中职语文至今已有将近二十年的信息化教学运用实践。近十年来,中职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年年举办,覆盖全国中职学校,影响力巨大。大赛官网专题分享获奖教学设计、教学视频、专家论文等,极大地提高了中职一线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峰终定律,作为课堂教学的“峰”——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突破,高价值的教学目标以及难以传授的知识、能力、体验的教学实现得到了加强。作为课堂教学的“终”——课堂教学的结课或者结尾已有设计的意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大量运用,有利于更好地营造出“峰终”体验,更好地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但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东西,“终峰”体验疏离现象也较为明显。一是虽相对重视“峰”的把握,如比较教学目标、重点知识及教学过程的设定,但教学目标、重点知识与教学过程联系不紧密,致使学生“峰”的愉悦体验衰减。二是对于“终”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设计方法不多样,很难达到“课虽终,趣不尽;言已尽,意无穷”的境界。

课堂教学中,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相对短暂的。在这短暂的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将重点知识传授清楚,强化学生的获得感,形成好的“峰”体验;而在课堂结束时,要有效调动学生主动练习巩固、主动拓展探究的兴趣,形成好的“终”体验。学生在这两个环节中的体验如果是愉快的并且高效的,那么这节课成功的几率会很高。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更多地关注了有没有、新不新,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一定因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而得到显著提升。信息化教学手段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场内的新元素,它会吸引也会占用学生一部分的注意力资源。这种情况下,要想优化教学效果,教师更加需要优化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资源配置,突出重点,努力让信息化教学手段聚焦于助力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结课,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峰终”体驗。而不能为了求新奇、为炫技,随机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笔者随机抽取了近期某次教学大赛的10个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沿着每节课完整的教学流程,就信息化教学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有效运用,做了比较性观察。

统计相关数据发现,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对“峰终定律”缺乏规律自觉。抽取的10位教师都注意到了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时,利用好信息化手段。例如,利用泛雅平台发放学习任务书、检查预习情况;也都注意到了在导入阶段,利用好信息化手段,播放视频、音乐、PPT等,通过介绍背景、营造情境、展示作业、激发兴趣等导入新课。在新授环节,有8位教师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例如PPT、手机、电子白板、实物投影等,进行一般性知识传授。但是,在进行重点、难点教学时,很多教师又回到了传统教学手段的窠臼中去了,在教师单调的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讲,浮光掠影的师生对话、不断抛出标准答案几者之间进进出出,只有2位教师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突破重点难点。到了结课阶段,则几乎完全不见了信息化教学手段,一般急于曲终人散、直接布置课外作业。

三、基于“峰终定律”的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优化

(一)科学判别中职语文信息化课堂的“峰”“终”节点

在教学设计阶段,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把课堂分为若干个节点(一般10个左右)。例如,学情调查、合作分组、预习作业、作业展示、新课导入、一般知识新授、突破重点难点、练习(体验)巩固、课堂检测、拓展延伸、学习评价、结课等。教师根据具体学情和认知规律,科学地确认其中的“峰”“终”节点。一般来说,“终”节点,就是指结课,相对稳定。“峰”节点,情况则有些复杂。一是“峰”节点的数量设置,一节课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峰”节点。如果设置为多个,一般以两个为宜。二是“峰”节点的内容选择,一个是重难点的突破,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核心需求;一个是某种有趣或者印象深刻的活动、实验、体验、互动等,能带给学生难忘的学习体验。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营造中职语文课堂的“峰”体验

一般来说,中职语文教师都比较重视对课堂“峰”的营造,但习惯于将信息化手段更多地用于前置性学习中的学情调查、作业推送,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情境设置等,用于重难点突破的偏少,用于活动、互动的也不是很多。“行云涌出奇峰露”。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课堂“峰”体验,有以下一些实践要领。第一,科学确定教学的难度。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兴趣倾向、思维特征、行为习惯、文化基础等诸多因素,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难度设置应该是“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得到获得感。太难、太易都不合适,适切为最佳。第二,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具有共通性,同样的级段、同样的篇目(或者教学内容),不同学校的学生面临的学习重难点其实是大体相同的。面对这些共通的教学重难点,很多老师在教学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并把研究实践的成果以微课、课件等形式,分享在各种中职语文教学的资源平台上。非常可惜的是,很多老师缺乏运用意识,仍然非常原始、吃力地试图靠单一的讲解来解决重难点,甚至实物投影、电子白板勾画都很少使用。其实,引入经典的微课、课件后,学生一点即通,容易获得“峰”体验。第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体验。中职语文教学强调技能性、实用性、活动性,很多课堂教学都合理地设计了活动(互动)、体验(模拟)环节,例如模拟开网店、做导游、应聘,写作说明书、网页、菜单等。但由于教师不会使用手机抢答、电子抽奖等功能,不乐意让小游戏、小程序等进入课堂,想不到引入抖音视频、网红带货等资源,课堂活动体验比较一般,学生难有“奇峰”般的活动体验。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营造中职语文课堂的“终”体验

“峰终”兼顾,才能有绝佳的教学效果,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教师都以布置作业简单结课,几乎没有人有意识地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结课环节,为学生创造好的课堂“终”体验。好课如歌,一曲终了意味未了,要余音袅袅,回味无穷;好课如景,落日近山水,“余霞散成绮”,要落日有余晖,山水永无尽。好的结课教学设计,既要能够引发学生练习巩固所学、深入拓展探究的强烈兴趣,还要能够留给学生美好的结课体验,以切合“峰终定律”,升华教学效果。

信息化条件下的中职语文好的结课模式,除了布置作业,其实还有丰富多彩的选项。一是评价与奖励。信息化条件下的课堂评价与奖励,表现为利用大数据、评改软件等形成即时评价,利用小程序为学生生成抽奖、电子学分、虚拟礼物等奖励,带给学生意外的惊喜。二是练习与游戏。基于本课学习内容,将巩固练习设计成带有一定的小组竞赛意味的手机小游戏,全员参与练习、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在一段艰苦的学习之余,在游戏中巩固练习一下,会很受学生欢迎,结课体验上佳。三是承上与启下。一课终了,利用PPT、动画等形式,总结一下本课的学习内容,利用图片、PPT等资源,给学生展示推荐阅读的名家名篇、经典书籍,利用短视频给学生推荐名胜景点、百味美食、语言活动、语文APP等,引发学生强烈的课外学习、拓展、探究、体验的兴趣。四是故事与悬念。利用短视频为学生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留下一个关系本课内容、引出下课内容的悬念,引起学生强烈的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对下一节课的强烈的心理期待。五是仪式与记忆。一定的仪式感,会赋予受众一份特殊、重视、欢喜或严肃的感觉,令人记忆深刻,使课堂满意度上升。不是毕业典礼、学期结束才能有仪式,信息化手段能为每一节课打造一份小小的仪式感。例如,在充满仪式感的音乐视频背景下为获奖同学颁奖,随名家经典诵读的视频齐诵本课学习的诗词,集体用手机为表现良好的学习小组网络点赞等等。

优秀的中职语文教师盼望每一课都有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遵循教学规律包括“峰终定律”的前提下,呼唤信息化手段的优化运用,其本质不仅是对新技术的呼唤,更是对信息技术创造性服务于教学规律的呼唤。遵循教学规律下的教学创造性,永远是中职语文教师最强大的职业生命力。

责任编辑:许洁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