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幼儿园语言活动区材料投放多元化的实践探索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幼儿园语言活动区材料投放多元化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0-01-12 阅读数:228

胡菁菁

摘要:语言活动区是幼儿园常设区域之一,也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场所。目前,幼儿园语言活动区存在环境创设简单、投放材料形式化、教师指导缺乏等问题。语言活动区尝试材料投放的“情境化、生活化、智能化”,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语言活动区 材料投放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198-02

语言活动区是幼儿园常设活动区域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语言活动区是幼儿园创设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日常语言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诸多幼儿园,幼儿对语言活动区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这与语言活动区创设、材料投放等存在的问题极为相关:

其一,语言活动区空间狭小,环境缺少变化,无法满足幼儿不同的活动需要,导致幼儿参与兴趣低,参加语言活动区的孩子寥寥无几。幼儿在语言区不想说,不喜欢说,甚至在打闹,材料散落一地。

其二,材料投放形式化,对幼儿支持性不够。如绘本、讲述材料的投放未顾及小、中、大班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导致幼儿阅读不专注、讲述不持久。

其三,教师指导不到位,心有余而力不足。活动区游戏开展时教师需同时关注班级多个区域活动的开展,想要在语言活动区长时间陪伴幼儿,并指导幼儿进行语言交流,给予积极应答难以实现。

幼儿园语言活动区的创设要符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在语言活动区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材料和环境,让幼儿在没有成人的陪伴下持久、专注地参与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和语言发展的机会。

一、材料投放情境化

情境化的材料是指教师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以生活、社会交往、故事等为情境而创设的材料。语言活动区现状是:图书架上陈列着若干绘本、图卡、纸偶等长时间未更换,导致幼儿缺乏参与的兴趣,渐渐地语言活动区变得越来越“冷清”。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材料投放情境化正是契合“表达”这一要素,能很好地激发幼儿“身临其境”地讲述。

1.创设“皮影剧场”,营造特有的光影视觉效果,幼儿在操作和惊喜中愉快地表达

教师利用废旧纸箱、白色幕布、射灯、竹签和过塑之后的动物剪影、故事背景等材料创设简单的“皮影剧场”,以引导孩子们根据需要表演和讲述故事。刚开始投放戏台时,面对戏台中光影的效果,孩子们感到非常的神奇。一边观看一边激动地说:“哇!好像看动画片一样!”孩子们纷纷好奇地跑到戏台后面观看演员的操作,原本冷清的语言区成了幼儿的热门活动区。一段时间过后孩子们开始操纵真正的皮影,在《西游记》的表演中孩子们最喜欢模仿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的角色。他们边操纵边学唐僧的口吻说:“悟空,你去化些斋饭吧!”悟空打妖怪时大喊:“妖怪,吃俺老孙一棒!”……随着皮影戏故事的丰富,材料变得更复杂多样,皮影表演也从单人表演到团队协商合作,从简单模仿到创编改编故事,孩子们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大胆表达,讲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运用桌面故事板,创设微型立体情境,幼儿在多变的场景中大胆地讲述

故事板是一块放置玩偶、场景和道具的底板,以故事为载体的具体、开放的语言学习活动。为了凸显故事板的情境性、操作材料的多样性,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方式来呈现:翻页式——通过翻页,故事场景发生变化,呈现不同的故事场景和情节;镶嵌式——提供一块有孔的底板,幼儿可以在孔中嵌入道具玩偶进行情境讲述;转动式——把几个场景分別放在一个故事板上,按讲述的需要旋转切换场景。讲述故事需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元素,教师通过提供情境化的材料满足幼儿个性化的故事讲述和创编的需求,幼儿逐渐学会了有条理地讲述故事,连性格较为内向的幼儿也能积极参与故事讲述,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发展。

3.搭建“神秘话屋”,营造隐秘的氛围,幼儿在无拘无束中畅所欲言

“秘密话屋”是封闭或半封闭的,它可以是简易可爱的小帐篷,也可以是色彩明亮、质地柔和的“纱巾房”。“秘密话屋”的大小以可以容纳2~3位幼儿为宜,摆设的物件要柔软、舒适、有童趣,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情境,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中积累语言经验。

二、材料投放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一个重要观点“生活即教育”。可见,幼儿教育应当利用一些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教学的内容和材料,做到幼儿教育生活化。为此我们投放了生活化的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价值,为幼儿创造“使用语言”的环境。

1.巧用“镜子”,营造生活中照镜子的场景,激发幼儿聊的欲望

区域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对教师投放的材料往往只是看一看、摆弄几下,缺少同伴间的交流和互动,活动中专注性和持久性较低。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在语言活动区投放了“镜子”,并提供幼儿喜欢的头饰、手偶等,将它创设成“镜子剧场”,鼓励幼儿“照着镜子讲故事”。之后我们发现,幼儿特别喜欢照镜子,他们时而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时而照着镜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时而与同伴积极交流。在镜子的帮助下,幼儿一直处在积极的游戏状态,他们既是故事的表演者,又是自己的小观众,通过镜子还能看到自己和同伴的表情变化,从而调整自己更加生动地表达,大大提高了幼儿“聊”的兴趣。

2.巧用“围裙”,模仿成人穿上围裙的样子,满足幼儿喜欢聊的需求

围裙是幼儿在厨房中常见的物品,能模仿成人穿上围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渴望而又十分有趣的事。于是我们将围裙变成了“故事围裙”,将各种小图片、背景缝上子母贴,贴在围裙上。孩子们穿上后可随时根据故事的需要粘贴更换场景和角色,进行操作讲述。例如故事《小猫过生日》,教师将故事中的小猫、小刺猬、猴子、长颈鹿等小图片放在围裙前面的口袋中,幼儿迫不及待地穿上围裙后开心地和同伴一起边操作边聊着故事中的内容。“故事围裙”穿在一个幼儿身上,其他幼儿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轮流操作小图片,这样不仅增加同伴间的互动,还使幼儿的语言更有趣,也更深入。实践证明,为幼儿提供符合生活经验、内容的材料,能有效地支持幼儿饶有兴致地聊。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