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英语教师话语的多模态分析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英语教师话语的多模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1-19 阅读数:328

王红香

摘要:本文通过课堂录像和记录课堂观察笔记的方法,研究了西安某中学两名英语老师的英语课。一位教师使用多模态方式教学,另一名教师使用传统方式教学,对比发现两个课堂的信息传递方式,教师话语量、提问方式、纠错、话语修正存在差别。

关键词:教师话语 多模态 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173-03

近年来,随着教师授课方式的改变,教师话语呈现出多模态的趋势。多模态话语课堂(课堂1)与传统课堂(课堂2)不同,为教師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本研究试图探讨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多模态的特点以及在话语量、提问方式、纠错、话语修正方面的差异。

一、教师话语与语言习得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指教师组织教学所使用的课堂语言,包括讲解、表扬、回答、纠错以及收发作业时使用的语言。[1]Nunan(1991)指出:“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是至为关键的,不仅因为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组织与传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而因为它本身有目的语的示范作用,是重要的语言输入”。[2]这些概念表明教师话语不仅是组织教学的手段,也是重要的语言输入。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甚至决定课堂的教学效果。[3]国内有关教师话语的研究起步晚,但成果颇丰。赵晓红(1998)和王银泉(1998)研究了中国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师话语量。[4][5]周星等(2002)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特点。[6]这些研究从不同的方面研究了课堂外语教师话语的特点和功能,如教师的话语量、提问方式、反馈方式等,关注到教师话语对教学的影响。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7]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是对交际符号多种模态构成的整体意义、特征和功能的分析。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该理论指出语言只是人类交流的一种方式。课堂中教师话语也呈多模态性,有语言模态、行为模态、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8],这四种模态相互协同,实现了教师话语有效的可理解性输入。同一时期,刘秀丽等(2013)论证了外语教师多模态话语对学习者学习起积极作用[9],张立新(2012)利用ElAN论证了教师课堂话语的多模态性。[10]这些研究将重点放在多模态话语课堂本身,肯定了语言教学的多模态性。本文将观察研究一个教师话语多模态凸显的课堂和一个传统课堂之间在教师话语方面的差异。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通过分析西安某中学两名教师的课堂录像及课堂观察笔记,对两个课堂进行比较。其中一位教师在课堂中开展多模态话语教学,另一位教师使用传统方式教学。本研究旨在揭示多模态话语课堂特点以及两个课堂中教师话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1)话语量;(2)提问方式;(3)纠错;(4)话语修正。

(二)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真实地反应高中英语课堂的情况,本研究对两名高二英语教师的课堂进行课堂录像,记录课堂观察笔记。课堂观察表表由16个有关问题构成,概括情况见表1。

为了增加研究信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笔者将课堂录像的分析结果与课堂观察笔记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以便能更全面的反应课堂信息。

四、研究结果

(一)多模态的课堂特点

根据课堂录像和课堂观察笔记,笔者对比了课堂1与课堂2。对比情况见表2。

从表2来看,课堂1与课堂2对比,除了注重语言本身的输入外,还注重语言的多模态输入。讲解时,教师在不同的场景下,运用调节音量、语速、语调等听觉模态吸引学习者的注意。例如在duty-report后,用洪亮的声音评价,鼓励学习者;遇到重点词汇或句式,教师更是提高音量重复;在team-work抢答环节,教师放快语速,制造紧张气氛,抓住学习者注意力。Royce(2007)就曾指出,语言输入和视觉模态在投射意义上相互补充,且这种互补是由这些模态特有的各种各样的语言和视觉手段来实现的。[11]课堂1中教师利用多媒体,PPT,向学习者提供图片、图像、文字和录像等,加深学习者对讲解内容的印象,尤其是单词讲解,教师用PPT显示相关图片,让学习者根据看到的图片回答问题“whats this”,当学习者说出“sculpture”时,教师用PPT的动画功能凸显单词“sculpture”,引起学习者的关注。这些视觉模态有效地补充了课堂内容。与前两种模态相比,行为模态主要体现在教师运用自己的体态语传递信息。在课文讲解时,学习者回答问题时,教师主动走近学习者,以便清晰地传递和接收信息,作出各种解释性手势、鼓励性手势、指示性手势等。眼神交流也是课堂信息传递的有效行为模态。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学习者鼓励性眼神,学习者走神时给予提示性眼神,课文讲解时的肯定眼神都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到积极作用。多模态话语课堂信息传递呈现出多元化状态,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Halliday(1978)曾指出,自然语言虽然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却不是清楚传达意义的唯一手段。[12]这一说法在以上分析的两个课堂上也得到了印证。课堂2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已无法调动信息时代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习者期望多方位的、全面的在课堂内接受信息。

(二)教师话语对比

1.教师话语量

通过分析课堂录像,笔者对两节课中教师的话语量和学生话语量在一节课(45分钟)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进行了统计,并统计出教师及学生在话语中英文的使用比例,结果见表3。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