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发布时间:2020-02-27 阅读数:345

刘霞

摘要:“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既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高职院校整体教师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此,我们以“工匠精神”理念为引导,将其渗透到师资队伍培育过程当中,通过对高职院校目前“工匠型”教师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探究新时期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具体培育策略,希望能够借助以下研究与探讨,来为进一步促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的全面提升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此来推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工匠”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匠型 教师培养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005-0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随着“工匠精神”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一时之间“工匠精神”也成为广受社会各行业热议的一个重要词汇。有人提出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一切变得皆有可能,我们还需要“工匠精神”吗?答案是肯定的,“工匠精神”不是简单对人员技能、知识的要求,更是对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理想信念的要求,倡导工作人员以自身超高的专业素养来认真对待本职岗位工作,从满足客户的切实需求出发,来对自身工作质量开展极致的追求。其中也包含着对工作人员工作地位的尊重。因此,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工匠精神”永不落伍,且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到教育行业而言,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在于形式上的教书育人,更在于以其专业的教师素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来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进行科学的引导,使高职院校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成长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教师这一职业肩负着为各行业发展、国家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教师队伍综合质量建设情况已经成为当前影响高校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借助“工匠精神”的弘扬,来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使“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工匠文化、恪尽职守等职业操守可以在教师队伍当中得到很好的传承。为此,我们有必要就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育工作开展情况展开一番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一、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薪资福利不高,缺乏物质保障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教书育人来获得一定的薪资报酬,薪资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除了基础工资之外,公积金、社会保险等也是教师薪资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薪资福利增长较慢。相比来说,教师的收入等于变相地减少了。而教师为了维持生计,单纯依靠这些薪资收入已经无法应对越来越高的物价。尤其是近些年来房价的突飞猛涨,让教师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的时候,就有可能会为了寻求更多的金钱收入而劳苦奔波,教师所能采取的办法可能就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私下为学生开设辅导班赚取外快。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工匠型”教师,是非常困难的,教师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承担更为繁重的工作,却得不到更多的薪资报酬,自然也就没有积极参与的动力。

(二)“工匠精神”相关方面的培训较少

要能够让教师更高效率地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用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首先应当正确解读“工匠型”教师的含义。而培养“工匠型”教师是近些年来刚刚开始大力提倡和鼓励的,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平时忙于日常教学工作,并未能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工匠型”教师真正的内涵,更无法做到将“工匠精神”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前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完全开展“工匠型”教师培养的工作。由于这一方面的培训比较少,而教师自身又很难自发地组织进行培训工作,这就使得教师缺少学习的机会,也就无法真正理解当前新型教育要求之下的“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当然也就无法在教学工作中去践行“工匠精神”,培养具备良好品质的学生。

(三)未能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不止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能够促进教师自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使其主动地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有利于培养教师优秀的职业道德精神。“工匠型”教师的培养,不止是要依靠高职院校举办的定期培训,也需要依靠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由于“工匠精神”这一教师培养目标的提出时间比较短,很多高职院校还未能来得及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虽然当前高职院校在积极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但是缺乏了“工匠精神”的融入,也就无法对培养“工匠型”教师形成有利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路径和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薪资福利制度,为教师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

最近一段时期,国家的政策和高职院校的相关制度都在不断改善,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薪资福利,然而,相对于实际的经济发展速度来说,教师的薪资福利提升速度还远远落后。通过对教师薪资福利满意度的调查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对于如今的薪资福利依旧不太满意。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承担家庭重任、需要购房购车的教师来说,他们的薪资远远不够支撑日常生活开销。有些高职院校出于特殊原因,取消了原本应当属于教师的福利,虽然教师的工资看上去没有减少甚至可能增多,但实际上教师最终获得的报酬却减少了,使得教师的实际收入水平有所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当制定更为合理的薪资福利制度,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薪资福利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好的福利待遇来保障教师的正常收入,使教师不必为了生计而担忧。这样,教师才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当高职院校提倡培养“工匠型”教师时,教师们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以“工匠精神”向学生传达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

(二)以“工匠型”教师培养为基础,丰富培训内容

虽然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着手“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工作,但是由于起步晚,培养经验不足,培训内容方面比较单一枯燥。而教师在落实“工匠精神”的时候,认为这不过是高职院校所举办的一项形式主义的培训活动,并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在培训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存在抵触心理,不愿意认真地学习培训知识,“工匠型”教师培养工作也就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为了切实落实“工匠型”培养,通过对教师的培训使其真正掌握“工匠型”教师的深刻含义,并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必须丰富“工匠型”教师培训的内容。首先,应当将“工匠精神”的具体含义列为理论培训的基础,通过对“工匠精神”的仔细研读,将这一先进理念传达给教师,使其领会到其中的精髓,加深教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转变其教育工作理念。其次,要通过借鉴实际“工匠型”教师培训案例,让教师看到那些已经成功完成“工匠型”教师培训的成果,以这些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为榜样,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要通过教学实践,持久进行“工匠型”教师的培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工匠型”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通过教师的“工匠精神”来开展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未来走向社会后贡献自己的价值。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工匠型”培训实践,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激励“工匠型”教师的成长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让教师充分感受到高职院校的勃勃生机,能够看到周围其他教师在为了教学工作主动奉献自己,学生们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刻苦学习,这种美好的校园文化会带给教师深刻的印象,使其为了自己能够承担这份教学工作而感到自豪。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首先,高职院校应当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帮助全校师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用美好的人文精神来感染对方。其次,高职院校应当优化校园环境,在校园内设立名人雕塑、文化长廊等设施,从而对教师的思想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工匠型”教师评比活动,选出那些积极参与“工匠型”培养并且取得一定成就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鼓励全体教师勇争先锋。

(四)培养教师的“工匠型”发展意识

要想实现教师的“工匠型”培养,就必须突出教师自身的主体地位。教师具备相应的“工匠型”发展意识,才能够主动地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才愿意主动地塑造自己的“工匠精神”,完成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工匠型”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磨炼教学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当前高职院校的“工匠型”教师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这一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理的薪资报酬为教师提供物质保障、丰富“工匠型”教师培训内容、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教师的“工匠型”发展意识等路径,以更好的培养策略,促进教师“工匠精神”的形成,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接受“工匠型”培养,提升教师的精神高度,使其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燕玉霞.工匠精神引领下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浅析[J].职教论坛,2018(12):76-79.

[2]吴鸿红,胡小桃.职业学校“工匠型”教师的内涵和特征解读[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82-85.

[3]邱丙中,张燕菲,刘三国.高职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工匠型教师”培养途径探究[J].广东印刷,2018(5):54-55.

[4]邓昭俊,傅贻忙,鄭华夏.新时代高职青年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8(25):168-169.

[5]齐昌洋,张静.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89.

[6]刘小勇.略论工匠精神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1-33.

责任编辑:赵慧敏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