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李悝悝
摘要:分析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它的出现是西方哲学进入现代的重要标志,其代表哲学家如弗雷格、罗素、摩尔、维特根斯坦等提出了深刻而独特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分析哲学的特点。同时,从分析哲学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映射出现代西方哲学关注人性、注重逻辑、关注科学等特点,充分显示出现代西方哲学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分析哲学 代表人物 特点 现代西方哲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222-02
分析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讲一般是指英美和欧洲大陆的主张哲学,狭义的语言分析哲学指贝特兰·罗素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乔治·爱德华·摩尔对日常语言的概念分析,以及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布·弗雷格的语言哲学。通过对代表性哲学家思想的分析研究,归纳分析哲学的主要特征,由此影射出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以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哲学、发展哲学、启迪人生。
一、分析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分析哲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国家,并为北美国家所熟知。它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潮之一,曾在世界哲学流派中占据制高点。
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在19世纪末在语言哲学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成为分析哲学的直接思想先驱。不过,西方哲学界一般说来仍把20世纪初的英国看作分析哲学的发源地,并把罗素于1905年发表的《论指示》一文视为分析哲学形成的象征,它头一次比较详细地阐述分析哲学某些基本观点。维特根斯坦等人又对其作出了更深入的发展。美国哲学家卡普兰曾对这个流派在西方世界中的影响作出评价:“我现在称之为‘分析哲学的这种广泛的哲学思潮,是目前英语国家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几乎在美国各大学中,以及在英国各个大学中,人们所说的哲学实际上就是指这种思潮。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印度和日本,情况也变得与此相似。这种分析思潮在南美也有某种影响。最后,在欧洲大陆的国家中,它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地位的。”[1]可见,分析哲学在现代西方哲学上独树一帜不断发展。
二、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从狭义的分析哲学上来看,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包括弗雷格、罗素、摩尔、维特根斯坦等,他们在不同的角度对分析哲学进行了概括和发展。
(一)弗洛布·弗雷格(1848—1925)
弗雷格是分析哲学的直接思想先驱。1848年他出生于德国魏玛,并从1879年起在耶拿大学执教。波兰哲学家沙夫称他为“伟大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现在人们相信他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逻辑学中最伟大的革新者”。[2]其著作有《论概念与对象》《概念语言》等。
弗雷格首先反对心理主义,批判心理主义者“把一切归结为主观的东西,这种观点贯彻到底,就等于取消了真理”。[3]即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基础不是人的心理过程而是逻辑。其次,他通过研究知识表达的形式研究知识本质。他认为知识与表达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认为自然语言不够严密,必须构造一个形式语言以确保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随后,弗雷格由提出“函项学说”,即把语句的逻辑结构分解为函项和自变项。只有通过函项分析,区分语言的逻辑层次,我们才能避免无意义的陈述。对象与概念的区别既是弗雷格的逻辑,也是他的本体论。最后,弗雷格提出涵义是语言意义的内容,指称是语言有意义性的标准,用于科学目的的语言必须有指称,语词的涵义和指称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涵义和指称的学说形成他的语言哲学的基本观念。总之,弗雷格把研究意义理论看作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并把意义理论看作哲学中唯一的一部分,为语言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但应当指出,他的观点也导致一部分人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语言分析,解决探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哲学基本问题。
(二)贝特兰·罗素(1872—1970)
罗素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开创用现代逻辑进行哲学分析的新局面。其著作有《我的哲学发展》《意义与真理的探究》等。
他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外在关系论与多元论,即在认为命题都是主—宾词关系的命题,内在联系不能用于反映对象和关系的命题;摹状词理论和亲知理论,即分析名称和摹状词的差别并把知识分成两类,我们通过感官直接认知的亲知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逻辑原子主义与逻辑构造论,逻辑原子就是经过逻辑分析后所達到的最基本的单元,并提出“只要有可能,就用有已经实体的构造替代对未知实体的推论”;日常语言与逻辑理想语言学说,即逻辑的分析工作正是通过发现语言真正的逻辑形式来消除哲学问题的,因此,应当建立一种逻辑上的理想语言。总之,罗素的一生中哲学思想发生多次变化,但都对世界哲学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三)乔治·爱德华·摩尔(1873—1953)
摩尔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出生于伦敦近郊,在1911年回到剑桥担任讲师。其著作有《驳斥唯心主义》《保卫常识》等。
摩尔对分析哲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一方面领导了反对唯心主义,建立一种常识哲学;另一方面,他创造了概念分析方法,即对日常语言的分析,这使他成为分析哲学的奠基人。
(四)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
维特根斯坦是罗素之后影响最大的分析哲学家,其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观点上经历过重大转折。前期他追随罗素,创造了逻辑原子主义哲学。而后期,他却与前期哲学大相径庭,提出语言意义的用法理论。不过他两种相异的哲学思想对整个哲学界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维特根斯坦的前期代表着逻辑实证主义,而后期则回归日常语言学。
三、分析哲学的特点
分析哲学理论复杂繁多,它不仅在不同支派之间产生许多分歧,更在同一支派内部产生许多的矛盾。尽管如此,他们的观点粗略说来仍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一)把语言分析当作哲学的首要任务
分析哲学家将大部分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并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是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抑或对日常语言进行语言分析。维特根斯坦曾指出:“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4]他认为,哲学上的迷惘混乱产生于滥用语言或误用语言,强调概念的清晰性和推理的严谨性。卡尔纳普也道,“哲学应当被关于科学的逻辑所代替,那就是说,应当被对于哥们科学的概念和语句的逻辑分析所代替,因为关于科学的逻辑不是别的,正是科学语言的逻辑句法。”[5]他们认为语言是哲学的唯一研究对象,哲学的任务不是发现新的命题,而是将已存在的命题变得清晰,探求解释科学语言或日常语言的意义。因此,一切超出这个范围的问题都是毫无认识意义的形而上学命题。
(二)把分析方法看作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理解和使用分析方法中,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基本上都强调形式分析或逻辑分析,而摩尔、后期维特根斯坦以及日常语言学派则强调概念分析或语言分析。尽管分析哲学家对分析方法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一致重视这种方法的应用。分析方法可以发挥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作用。而且,在随后处理哲学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利用这种方法在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果。
(三)高度强调理论具有科学性,并把他们的哲学称为“科学哲学”
一方面,他们强调有必要在自然科学中建立自己的理论,特别是以数学和物理学为榜样,使自己的论证达到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程度。许多分析哲学家既研究哲学,又研究科学,他们或者是具有科学修养的哲学家,或者是具有哲学修养的科学家。如弗雷格、罗素等人既是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又对数学或物理做过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他们在解决哲学问题时,都强调要从细处着手,从小到大地逐个解决,以得出精确答案。卡尔纳普对研究的科学性曾这样描述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的哲学并不导向宏伟的思辨体系,而毋宁导向一点一滴的澄清。只有当众多的思想家辛苦工作,解决了一系列细小问题之后,才能尝试构造这样的体系。”[6]
四、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
首先,它重视认识论以及认识方法的研究,为人们认识自我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哲学把逻辑和语言称为“哲学的本质”,强调严谨而合乎逻辑的认识方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西方哲学重视非理性的研究,着重研究认识论的方法论,为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提供理论方法和逻辑思维方式。
其次,它长期关注人的发展,集中研究现实人的问题。现代西方哲學认为,哲学应当直面和反思人的生存,质疑和审视人类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以人的生存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中理解哲学。它强调个人生存的感性特征,重视人类的时间性与历史性,致力于回归现实生活。从人真实生活世界出发,主张哲学应源于现实生活,人的感性生存本身就是哲学的出发点,哲学就是在生活世界中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反思;重新审视现代人,改变了启蒙以来将人神圣化的理解方式,真正把人看作具有世俗化特点和终极性追求的种种唯独的存在,使人真正成为人。
再次,语言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性改进,现代西方哲学不得不诉诸语言。例如,维特根斯坦在分析哲学中提出的“语言游戏说”,阐释了我们日常语言的基本作用。人类意识所面临的世界首先在人的语言中存在,没有语言,意识活动就无所凭依,知识与观念就无从产生。不仅如此,语言构成为人的存在,世界因语言而对人开放,人们拥有语言相当于拥有世界。因此,现代西方哲学将以意识为中心,转向以语言为中心,以反思性的方式推进西方哲学的发展。
分析哲学在哲学上研究语言的本质,研究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真理问题,拓宽了哲学研究的渠道,丰富了哲学的内涵,使其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美)卡普兰.哲学新世界[M].孟祥森译.北京:学术出版社,1961.
[2](波兰)沙夫.语义学引论[M].罗兰,周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德)G.弗雷格.算术基础对于数这个概念的一种逻辑数学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美)卡尔纳普.语言的逻辑句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6](德)H.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伯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