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之维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之维


发布时间:2020-04-28 阅读数:348

马李茜

摘要:近年来,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建设,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意蕴,因此,生态文明中的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加强生态文明中的道德建设,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道德 道德维度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213-03

一、生态文明的释义

生态文明不同于之前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都过多地关注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总结和升华。生态文明摒弃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力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了人们的当下需求。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坏、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简而言之,生态文明就是指一个社会对待自然环境基本的态度、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纠正理念中错误的成分,然后将正确的认识和理念付诸实践,经过长期的过程实现生态文明。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实现过程和实践环节。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思考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而且是对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反省。人与自然只有进入了社会领域,才会被赋予道德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解决的就是在自然领域中人与人的利益关系。

二、生态文明建设进入道德领域的依据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早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等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各自的论述。其中道家的自然思想对我们影响尤为深远,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思考提供了借鉴和启发。生态伦理学的兴起掀起了人类道德认识史上的一次变革,是人类道德认识水平提高的表现。生态伦理学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了道德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思考是必要的。生态危机使人类的生存遭到威胁,道德是人们的内在良知。所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道德思考,人们就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种内心的认知,并将认知付诸实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大军中的一员。

(一)中国古代生态道德思想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重在讲合一,没有主客之分,也就是认为天和人是一个整体。人依赖于自然,受制于自然。道家强调“道法自然”的天道自然观,“道”是道家的核心思想,而道又效法于自然,道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道是万物的本源,道就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人作为万物中的一部分,就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人不能和自然相对抗,否则就是自取灭亡。这是道家思想中一以贯之的核心观念,强调“道法自然”,高度重视自然的作用和力量,反对以人役天,主张尊重和保护自然。就此而论,道家在生态伦理方面的建树贡献远比儒家要多和大,且更符合生态伦理学的精神。如果说,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强调的是自然的人化,那么道家注重的则是人的自然化。他主张的“天人合一”要求舍弃妄作非为来与自然合一。在儒家那里,人是中心和支配者,“天人合一”只能是天与人的合一。而在道家那里,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只能是人跟天合一。同时,道家强调天道自然,肯定了道是自然无为、是无意志的。这就否定了殷周时期的天命观,使人类不再盲目地迷信天命,使人类将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尽管其学说浪漫色彩浓郁,但理论影响深刻,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前瞻性和深刻性。

(二)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传统的伦理学中,道德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些规范的总和。将自然环境排除在道德的范畴之外。可见之前道德的基本范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人们的道德认知水平会不断提高,人类道德所涉及的领域也会慢慢扩大。随着人们对利益关系认识的深化,就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事关自然资源的分配与享用。所以,人类就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了道德的范畴,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矛盾冲突就会迎刃而解,由此逐渐形成为生态伦理学。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生态伦理学研究,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为我国新时期的环境伦理观,包括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生态中心主义等。这是在对传统生态伦理观反思基础上提出的。以前提倡人类中心主义等,过度开采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对生态环境造成为极大的破坏。而现在认识到了之前的行为是不当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承载力和修复力也是有周期的,人们在利用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规律。竭泽而渔的后果不堪设想,人们索取要与自然生产相等量,人与自然要实现和谐相处。

(三)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生死存亡的根本利益

道德的基本范畴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意蘊。道德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益问题,凡是涉及人们的利益的问题,就具有道德意义,就可以进行道德评价,并以一定的道德规范进行约束。现实生活中,随着工业文明和科技的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但生产力的发展却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人们一方面大肆掠夺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将生产的废气废水排入到大自然中,丝毫不考虑大自然的承载力,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空气污染严重,水质量下降,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根本利益得不到实现,幸福感就无从谈起。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出发点就是维护人的根本利益,这就具有了道德的意义。做到这一点就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从而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不仅让当代人而且也让后代人享受着幸福与快乐。

三、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性的工程,包括全方面的建设,經济建设、政治建设等为其提供了物质层面的支持,但是其中的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生态道德建设主要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处理好这三大关系,使人们在内心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从而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处于主动的地位,所以在处理两者关系时,人应该积极作为,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人们应该抱有感恩之心,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婪地、不知节制地从大自然中索取。自然界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恒定不变。人类应该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再生,实现自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人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尊重生态过程

生态自身有其完整的运行系统,如生物链,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如果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使生物链中的任何一种生物濒临灭绝,完整的生物链就会断裂,给人们带来的灾害可想而知。所以,人们在从自然界中攫取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时,要维护生态系统中稳定的运行机制,切忌急功近利,要认真地研究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保护好稀缺物种,使其延续,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良好运转。

(二)人与人的关系

生态文明的道德建设的实质就是在自然领域中,协调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在传统道德基础上,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的道德关系。

1.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即公正。公正就是无私、不偏斜。这就要求一个整体中的双方都被平等地对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很显然,人处于主体的地位,但是这种主客之分绝不是贵贱之分,人需要公正地对待自然。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需要从自然中获取生存所需的自然资源,人要懂得感恩自然的供给。同时,人又与自然相对立,是自然能够平衡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人与自然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立的,但这种对立是相对的。以前的人们总是试图征服自然,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应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人的关系,也要秉持着公平正义的原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人之间通过自然这一中介形成为复杂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也涉及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就需要不同的利益主体实现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就要相协调,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即使当代人的利益得到了实现,也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使代内、代际利益相协调。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当自身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整体利益为本,但也不能剥夺自身的生存发展权,人人都平等地享有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也要考虑到未来人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要公正地对待当代的人,也要公正地对待未来的人,使他们都能幸福地享受大自然的供养。

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以人为本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世间万物都要以人为中心,人的利益不可侵犯,而以人为本主张以人的基本需求为本。人的需求多种多样,而且具有无限性,所以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是满足各个人的基本需求,而是满足作为类主体的人的基本需求。以人为本要切忌主观随意性,满足人类需求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为所欲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强调的是在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到各个要素,使各个要素有机统一于一个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涵盖各个方面,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在处理这几对关系时,要兼顾各方利益,使其协调发展。可持续性就是长期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一个规划,不能盲目大肆地开发。自然资源有自身的再生周期,人要认识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解决一些生态问题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逐渐地攻克生态难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类的自我关系

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人们更注重的是经济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楚,更加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通过内省等方式实现人与自我的融洽相处。

1.取舍有度、绿色消费

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和认识微乎其微,盲目崇拜;工业社会,人们企图要征服自然。而如今,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所以人就要适当地克制自己的欲望,节约资源,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的范围内利用资源。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人们就有责任保护它。坚持绿色消费,不乱扔垃圾,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类生活与大自然资源的平衡。

2.树立生态道德意识

当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人难免就会陷入一种迷茫,这是因为缺乏精神支柱。有了精神支撑后,人就会一往无前,取得真正的幸福。精神上的快乐才是最根本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树立了生态道德意识,懂得了感恩自然,反思自己的行为,就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使潜意识里的自己和外在的自己实现统一;不断地改变自己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将自己的生态道德意识逐渐地付诸实践,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以此来处理人的欲望的贪婪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并且也会促使人的道德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曹孟勤.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质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是人的一部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9).

[3]高兆明.道德文化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罗国杰等.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5]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曹海英.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2).

[7]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J].天津社会科学,2008(5).

[8]杨柳,杨帆.略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战略[J].探索,2010(5).

[9]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8.

责任编辑:景辰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