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刘芳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人师表是它的显著特性。当今社会,由于整个社会环境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道德失范行为频频出现,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迫在眉睫。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失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0-0137-02
一、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及特性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有更高的要求,在道德影响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广泛,更深远。教师的劳动对象是身心发展处于持续发展中的学生,他们传播的是自身的知识水平、学识才能、思想品质等,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每一个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会通过学生影响到学生的家庭和整個社会。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教育劳动的成败,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特性。自古以来,无论何种文化,对教师职业示范作用的期待和要求是一致的。西汉学者杨雄曾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阳光”。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特点,教师如何塑造自己,就是在如何塑造学生。一个老师良好的言行,有助于推动学生在道德品质成长过程中由知向行的转变。
二、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最近几年,各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频频被曝光,比如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小学初中老师体罚性侵学生事件、高校老师学术造假事件等。这一系列师德失范行为,将教师群体推进舆论的漩涡中,老师一贯以来光辉神圣的形象也受到严重损害,公众对教师的期望值下降,甚至对教师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素质产生怀疑。如果任由这些不良事件发酵下去,那么,对于学生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1.师德失范原因
师德失范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上,首先,社会发展期价值观异化给教师队伍带来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多元价值的裂变和冲击,人们的价值观、金钱观、利益观发生改变,教师也是社会人,他们在不断滑坡的社会道德状况的裹挟之下,也不断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其次,教育考核评价制度的单一化。学生成绩、升学率、科研成果等仍然是考核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标准,道德修养很少被纳入考核的体系。在某些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只要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树立学校口碑,一些有失道德水准的教育手段会被忽视甚至掩盖,这就成了滋生师德失范行为的土壤。第三,经济压力导致教师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当前,教师群体的整体待遇偏低,面对着飞速上涨的物价和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教师的生活负担加重,导致利己主义倾向,有些教师难抵物质利益的诱惑,作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主观上,第一,教师自身道德思想觉悟偏低。部分老师不能在职业道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利益面前随波逐流,功利性倾向明显,犯错误时不进行自我批评和反省,却将犯错原因归咎为外因,认为自己犯错也是受别人和外部大环境影响;觉得职业道德只是形式上的东西,没有考核的依据,只要抓好学生成绩其他无所谓。第二,心理素质低,心理调适能力差。面对工作压力的加强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疲劳等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有研究发现,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的情绪低落,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兴趣,从而也就谈不上“爱岗敬业”[2];有的教师甚至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进课堂,对学生冷漠,缺乏职业道德要求的关爱。
2.师德失范对学生的影响
(1)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魅力、情感状态、对学生的关注及教学材料的趣味性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最大。[1]如果教师在工作上敷衍了事,在情感上对学生缺乏关爱,势必会导致学生对老师失望,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效能。
(2)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其自身的道德品性、治学态度及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要教书育人,教师自己先得学会做人。孟子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教者必以正,如果一个老师,教育学生要助人为乐,自己却自私自利;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自己却在学术上弄虚作假;教导学生廉洁正直,自己却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种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会给学生带来认知上的困惑,影响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带来巨大威胁。教师的言行举止往往可以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年龄越小,受老师的影响越大。所以,教师要谨记“教之道,德为先”。
(3)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将会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教师随意辱骂、体罚、侵害学生的一系列粗暴无礼的行为,给学生留下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对心灵的伤害更是不可磨灭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内向、消极、自卑心理,有的在受到伤害以后甚至选择自杀;教师如果缺乏理想信念,利字当头,并把这种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带进课堂,那也会造成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3.师德失范对社会的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学生,但是又通过学生影响着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学生从学校走出来,进入各行各业,那么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就会影响到社会各条战线、各个阶层。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过关,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荣辱观念,那么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不利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是公民,是社会人,他们与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议
1.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
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切切实实地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不能仅仅只是表面上应付工作,对教师进行理论灌输,而是要让教师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校可以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当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困惑时,学校要及时提供帮助。
2.建立、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国家和各级、各类院校要根据现行的政策、法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在评价内容上,不能只注重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成绩,也要对职业道德的各个维度进行考核。在评价主体上,坚持多元化,把学生及家长意见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中来。
3.教师自身要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要把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作为教学工作中的必修课,多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在师德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向师德优秀的教师学习,坚定内心的师德信仰,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不断努力,按总书记的要求,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
参考文献:
[1]贾彦琪.大学生学习动力与其对教师教学投入感知关系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7(6):25-35.
[2]张永丽.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实证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