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概念探析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概念探析


发布时间:2020-06-26 阅读数:299

李恩毕

摘要:市民社会概念是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概念的界定是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时期。市民社会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只要有生产和交往就存在市民社会。?

关键词:市民社会 私人所有 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0-0238-02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凭空而产生的理论,這个理论的产生,其思想来源和创新离不开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大哲学家的思想,在《形态》中马克思彻底清算了之前的哲学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彻底划清了“界限”。

黑格尔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来源之一。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是从国家出发来解释和说明的,而在马克思看来恰恰相反。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把握是从家庭到市民社会再到国家,认为国家是处于最高顶层的。在《形态》之前,虽然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逻辑进行了颠倒,但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理解一直处在黑格尔的框架中,没有完全脱离和独立。直到《形态》的完成,马克思才真正进行了一次思想的蜕变,摆脱了黑格尔的国家观的束缚,真正意义上构建了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

在《形态》中马克思多次对市民社会相关概念进行了论述,其中最集中的主要是在第一章的《费尔巴哈》中,马克思在这一章中多处提及市民社会。下面我们将从原文出发谈谈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解:

马克思认为:“在过去的一切历史阶段上出现的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1],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说法,我们可以这样说,市民社会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只要有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出现,就有市民社会。而生产力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一种再生能力,这种能力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而交往最初的原意是人格与人格之间的交往,“交往”有交换、交流、互换的意思。而马克思所说的交往除这些内涵外,还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交往。

从交往不同的层面来看,首先是“生产本身内部的人的活动的交换”[2],这里所对应的是两类分工中的企业内部分工。这里所说的“生产本身内部”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也就是两个人或多个人同时组成一个生产个体,譬如说一个生产作坊、企业等,其内部生产成员在生产一件商品时把这件商品拆分成多个单独的零部件生产,然后由不同的人来分别完成这些零部件的生产,直到每个人最终完成生产时,然后把这些生产的单个产品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产品,这就是生产本身内部的人的活动的交往。简单说来就是个体在劳动的过程中与他人相互产生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劳动的交换和结合,这就是第一个层面上的交往。既然之前我们有提到企业内部的分工,那么我们就必须从另一个分工来看交往了。我们知道,分工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分工,那么交往也是同样的,前面提到的交往是生产企业或作坊内部之间的活动和劳动的交换,那么对应社会分工的交往就是个体之间产品与产品的交换,也即是人们的劳动产品与产品的交换。换言之,在社会生产中,每个个体所生产的商品和他们所能生产的产品,并不一定是他们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得不去和别人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正因为有了交换也就能满足交换双方的所需,这种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换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交往。

以上两种交换都能满足不同生产者之间的需要,无论是活动的交换还是产品的交换,都能够使劳动者相互结合,都能使他们的产品相互发生关系。交往不但满足了劳动者之间的个人需要,同时又能使不同个体之间的产品能够相互结合。这样一来,交往的出现就把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正因为如此,交往才会被看作市民社会的一个基本原理。

正如马克思所说,交往形式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市民社会是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的,那种简单地把市民社会看作资本主义的理论是不完全正确的。人类社会形态依次经历了五种形态,而资本主义仅仅只是社会历史阶段的一个过程。

“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18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代和中世纪的共同体”[3],也就是说,市民社会是伴随着私人所有而出现的,市民社会以私人所有为基础。正如上文所说的一样,只要有生产力和交往就会有市民社会,而上文所说的交往也正因为有了私人所有才可能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交换产品。私人所有让他们的产品交换成为可能。如果劳动产品不是劳动者个人所有的话,那么他就无法进行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每一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拥有私人所有,他们所有的个人欲望仅仅靠自己的劳动产品是无法满足自己的。他们只有通过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产品来和其他人交换他们消费不了的剩余产品,达到相互补充的目的。

如前文所说的一样,市民社会是人们在社会里平等地交换私人所有。私人所有是市民社会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私人所有也就无从提起交换了。那么,私人所有又是如何定义的呢?“私人所有的第一种类型是建立在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人所有,第二种类型是资产阶级的私人所有”。[4]前者的私人所有,其劳动产品是劳动者通过自己劳动而直接得到的,他可以直接把这个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拿出去和别人交换。第二种类型私人所有是指在资产阶级中,也就是劳动者并不一定是他的劳动产品的占有者,或者说占有者并不是直接的劳动生产者。这种私人所有是通过占有别人的劳动而积累起来的,也就是通过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得到的私人所有,这种类型的私人所有使劳动和所有分离。

“这两种类型的私人所有都具有排他性和彼此的无关心性”。所谓私人所有就是自己的,在主观意识上是排斥他人的,在主观意识上以“我的”和“他的”为前提。这种私人所有与别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彼此也互不关心。两个产品的私有者在交换产品时并不关心对方是谁或者是否认识,他们仅仅关心对方与我交换的产品是否是我所需要的。

同时,“私人所有还具有共同性”。私人所有的商品是为了满足他人需要而生产的产品,只有生产出满足别人需要的产品才能够把自己生产的产品转让出去,转让出去以后才能够满足自己本身的需要。如上文所述,私人所有具有排他性,但这种排他性的私人所有实际上又是相互依赖的,为了得到自己的私人所需,私人所有只有通过转让自己的产品给他人或社会才能够实现。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全部人就构成了一个共同体,如果这些个体没有融入到这个共同体当中,那么他们就无法进行彼此之间的交往。因此,私人所有必须融入到这个共同体当中,他们必须生产出能满足他人所需的产品,只有这样,他们所生产的产品才具有了交换的可能,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私人所有从表面上看在主观意识上是有排他性的,但在社会共同体交往的过程中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并且把社会变成了一个以交往为核心的市民社会。

同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包含这样的意思,“所谓市民社会是一种人们的社会交往采取了异化和物象化形式的社会”。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其主要意思是指本来人类的劳动是为了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而在生产这个产品的过程中,人是主观意识能動地去生产的,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本来是幸福的,并且是自由的,而资本家的出现,使这些劳动者在劳动时,付出的劳动越多,生产的产品越多,所产生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也正因为如此资本家所得到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随着劳动者劳动产品的增多,劳动者被剥削的剩余价值逐渐增加,劳动者被剥削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贫困。而劳动的异化结果就是,劳动已经不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强制地去劳动,他们的一切行为和思想反过来被物支配了。

上述我们提到了劳动的异化,那么市民社会中交往的异化和物象化也是同样的道理,交往的异化同样也是偏离了交往原来的本质。交往本来是指人与人之间人格与人格的交往,但是在市民社会的私人所有的条件下,交往出现了异化的形式,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交往,交往的异化追根究底还是起源于人们的私人所有,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把私人所有当作了交往的中介。那么,私有者为什么一定要把私人所有当作交往的中介来与别人交换呢?因为私有者所能生产和拥有的劳动成果并不一定是私有者自己所必需的,同时,另一个私有者也是同样的情况,这样一来,这些私有者为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劳动成果不得不通过转让自己的劳动成果来和别人进行交换。

我们说过,交往本身是人格与人格之间的交往、精神的交往以及复杂的社会行为,但在私人所有的条件下,交往却偏离了它的本质,变成了以私人所有为中介的交换。而在这个交往的过程中,私有者本身进行的交往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但在私人所有为中介的交往中,他们不再关心所交换的东西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他们不再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把焦点转移到交换价值中。人们对交换价值无限追求,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慢慢地就出现了普遍性的中介物——货币,而货币的诞生也就使社会交往异化。而交往变成交换本身也就是一种交往的异化,它偏离了交往的本质,交往蜕变成以物(商品或者货币)为中介的交换,变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

交往的异化其实也就是物象化,在私人所有的条件下,交换是一个商品的生产者把自己的产品外化转让给他人,而把他人的产品转化给自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交往并不是人格与人格的交往,而是人们采取了物象对物象的交换。上述我们提到了在这一交换的过程中以货币中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毫不关心,只关心交换价值,人们被货币反过来统治了,也就是物象反过来支配人格,这就是物象化。

交往的异化和物象化,虽然偏离了交往原来的本意,但是正是因为交往采取了这种以商品或者是货币为中介的物与物的交换,才能够使交往的范围得到扩大。正是交往的异化和物象化形式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的联系才能冲破旧的观念和封建思想,打破地域的限制,让世界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和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2][4]韩立新.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国栋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