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皮考克所忽略的时间知觉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皮考克所忽略的时间知觉


发布时间:2020-06-27 阅读数:274

贺贝力

摘要:本文从当代物理主义、功能主义和表征主义中的时间观,论证时间维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感受质的特性解释时间知觉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心理学中对于时间知觉的相关理论,回应皮考克在《时间知觉、强度和显著的外在性》一文中对于时间的观点。

关键词:皮考克 时间知觉 感受质

中图分类号:B8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0-0234-02

一、皮考克对时间知觉的态度

皮考克不认为时间概念同经验知觉的联系更为密切,而认为它是“从经验本身中提取出来的”。对于时间概念,皮考克沿用了西方传统哲学对时间问题的追问方式,以物理学的角度定义时间。首先他建议应将时间视为与其他物理量相当,从而提出了两个问题:时间的大小是什么?如何感知时间?现代技术使得时间成为等量可分的量级,但是这是社会环境造成的约定结果,而时间的可约性并不等同于其他物理量的可定量性。对比空间可感的真实性在于如何被填充,时间的可感性的实际量值确实是不确定的。即使我们对于时间具有敏感性,但这也不能说明时间具有同空间一样的表征性。因为空间属性具有相同的客观表征状态,可以被解释、转换为眼睛与肢体的运动,以确定一个外部空间相对于我们身体的位置、或某个外部空间的结构。颜色的概念也是人们约定而成,但是皮考克认为就连色谱反转思想实验,也因为其可以从内部想象人们对于色彩体验是相同的,而具有恒定性的特征。但皮考克认为这样的特征不适用于时间,也没有这种可想象的现象。

接着他用夏威夷绿雀采食花蜜的周期、定时喂食蜜蜂、萤火虫吸引异性时固定频率发光这三个生物现象为例,认为即使在与其他真实表达相协调的情况下,时间的感受性仍然不足以满足时间的表征性,时间表征的内容只有在没有充分解释近端状态的时间特征的行为时才具有一些确定性。并且,具有表征性留存的能力是在所有功能都正常运作时出现的能力,需要相适当的知觉功能,但是时间的表征性留存始终是由主体推导出来的,它的部分来自具有过去时态内容的表征性陈述,这样的感知内容是不必要的,主体也不需要依赖因果关系的概念来掌握特定时间的优先性。

最后,皮考克认为,如果我们能够解释涉及客观外部世界的内容是什么,那么或许可以解释两个事件相继发生的时间关系存在的可能性,即对于主体来讲,仿佛这一客观内容是有效的,但实际上只是一种现象外部主义的观点。

二、心理学中的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间知觉包括时距知觉和时序知觉。时序知觉是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内,对事件的同时性、相继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时序知觉和其他知觉一样不是客观的,而是受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心理学者们研究表明,时序知觉有两种心理加工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是在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的外部刺激之后,开始的加工,这是被动型;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是知识经验对时序知觉的影响,这是主动型。

挪威Kavli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脑细胞网络,它们表达了我们经验和记忆中的时间感。诺贝尔奖获得者、挪威科技大学Kavli研究所的主任Edvard Moser教授说:“这个网络为事件盖上了时间戳记,并记录着经验中的事件顺序。”这个大脑中感知时间的区域正位于编码空间信息的区域旁边。大脑的情节记忆,也就是发生在特定时间、地点,与独特的情感和知识关联的个人经历,不能够保持精确的时间刻度,而是记录体验里的事件顺序。情节记忆有两个特点:(1)时间编码的过程自发产生,而没有行为训练;(2)可以捕捉体验可能发生的不同的时间尺度。

研究人员相信,他们所发现的正是在经验中追踪时间的神经时钟。他们研究揭示了当我们经历一个事件时,大脑是如何感知时间的。脑细胞网络并不会明确地编码时间。他们测量的是从持续进行的经验的流动中获得的主观时间。神经时钟就是通过将经验的流动组织为有序的事件序列来运转的。这项活动使大脑的生物钟产生了主观时间。因此,经验以及经验中的一连串事件是大脑生成并测量主观时间的物质基础。

编码时间有两种机制:显性机制与内在机制。显性机制根据相同的时间刻度来表示时间流逝,持续时间相同的两段体验总是有着相同的活动变化,而不论每段体验中的事件数量。内在机制则根据体验到的事件来编码时间信息,即便两段体验的持续时间相同,如果体验的事件数量不同,那么活动变化也将不同。

痛觉被神经科学证明是C纤维受刺激的反映,但是幻肢痛这种感受性痛觉并不能被还原为生物神经的刺激,它其实是具有表征内容。同理,时间知觉虽不能被还原为某种感知常量,但是它也负载着感受性,也应该具有表征内容。

知觉经验是否有表征内容,这个观点需要简单论证一下。当代意义上的内容特征有两个:内容可真可假,不必须为真,也就是说像幻觉、錯觉这种不为真的内容也被包含其中;一个有意识的知觉经验的内容可以借由那个心理状态传达给他人,简而言之,由于表征状态总是要将对象表征成某种样子,所以它必须具有内容。反之,若一个心理状态具有内容,就表明它负载了关于其他事物的有语义特征的信息,即表征状态。

时间知觉根据其发生的情形来看,它有时候是准确的,有时候是部分准确的。所以它是有准确性条件的。时间知觉对于感受性信息是有负载能力的,与信念一样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即使它传达的信息有时候是不可表征的主观意识。综上所述,时间知觉是具有表征内容的,这个内容就是时间知觉所呈现的世界的样子。

皮考克在对待时间知觉的问题上,就因为时间知觉无法明确表示其构成性问题,也不像空间知觉和颜色感知有专门的感觉器官,而认为难以辨认时间知觉的统一性表征。而且也无法找出时间知觉的表征内容,所以在其理论中不再考虑时间知觉。这种类似于丘奇兰德对意识现象的取消主义态度,或许是不太合适的。

心理学中的场景主旨加工理论认为,现实场景中包含的信息错综复杂,任何条件的改变都可能影响人眼对当前场景的感知。视觉系统无法在短暂的一瞥中读取所有的信息,但是大脑可以灵活地运用自身有限的资源来获取最有诊断性并易于提取的信息,对场景作出识别。这些自身的资源就会受到包括工作记忆负载、先前的经验或期望、后向遮蔽等因素的影响。情景内容本身就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不能为了获取一般的抽象概念和成真条件,就将其摒弃。

三、心灵哲学中的时间知觉

本文在这里要将时间知觉归到“感受质”的概念范畴中,因为它完全符合感受质的定义,由上文可知,时间知觉具有感受质的特征,它是属于感觉材料以及其他的非物理的现象东西,并导致了这些东西的现象特征。它和感官对象相联系,可以等同于神经活动,可以不还原为物理事件。因为感受质在心灵哲学中的讨论更为广泛,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观点来深入探析时间知觉在认知中的必要性。

感受质具有内在的、意识可通达的、非表征的特征,在知觉过程中,直接呈现给主体自身的关于知识对象的现象特征,这一特征是主体与知觉对象相互作用且经过主体认知加工后的结果,而不是知觉对象本身的客观特征。像痛和痒这样的具有独特感受的感觉,似乎是可以被主体直接识别,这样的精神状态就是用“感受质”来作为其标识的标准术语。感受质就是事物在主体意识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方式或者是一系列直接的现象以及更一般的感受。

感受质理论的提出,首先遭遇的就是物理主义的质疑。物理主义坚信世界是由物理事实构成的,心理状态可以还原为物理状态或者大脑状态。而感受质的表征属性依赖于我们的主观意识,呈现于感受经验的过程中,它似乎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物理对象,也找不到它在大脑中的位置。很明显,个体经验的主观性和科学说明的普遍性是相对立的,但要承认的是,这两种方式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科学研究上的还原方法并不适用于研究感受质以及主观意识,它们可以不需要有表征属性,而且并非公共可获得的事实才被当作内容。感受质与物理主义的冲突在于,哲学家们既追求在本体论地位上将感受质等同于大脑的神经活动,但是在认识论意义上,又想要保留感受质所代表的意识的主观性。根据对感受质的认识和体验,推论感受质作为非物理属性的本体论结论显然是对于知识和事实的混淆,逻辑没有一致性。

功能主义认为,一种心理状态成真的基本条件是它的功能作用或者它在主体活动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而不是事物的物理分子结构,也就是將心理状态等同于功能状态。功能主义将心理状态当作外界刺激与主体行动之间的因果中介关系,如果两个主体得到了相同的感觉输入,并且得到了相同的感觉输出,就认为这两者具有相同的功能状态。按照功能主义的观点,它试图找到感受质所对应的功能状态。我们现在很明显知道,因果关系的描述不能够全面说明事物的所有属性,构成不了我们对事物理解的完整性。这种因果关系论证不能说明感受质的主观的本质属性,因为功能主义需要功能状态作为客观的、可观察的结果出现。

表征主义理论相比较于物理主义和功能主义,或许是目前最贴近感受质问题的理论了。它认为主观的感受经验是由意向内容决定的,试图将感受质还原为意向内容,作为一项意向对象的属性存在。这就要求排除错觉和幻觉等主题经验的内在固有属性,因为它们的意向对象不存在,对不存在的意向对象产生的感受质不是为真的,不能成立。比如看到红色的感受质就被还原成表征红色的相关意向内容,如果表征内容相同,那么感受质必然相同,反之亦然。表征主义的确可以使用内容理论说明最普遍的、最简单的感受质,但是对于高阶意义上的感受质则不能加以说明。

综上所述,心灵哲学中的理论之所以不能充分解释说明感受质,是因为物理主义、功能主义、表征主义中所坚持的第三人称视角,与感受质所需要的第一人称视角有本质上的不同,两者处于主客二分的对立框架中。像痛这样的感受质是具有强弱之分的,但是相比生理化学结构中的量级划分,自身的了解更加直观,而且即使在痛极相同的情况下,主观感受也会千差万别。而描述性的知识,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特点的理论,都不能替代或者还原主体对于感受质的经验体验。第一人称视角表达了意识的主观性,第三人称视角说明了物理世界的事实。要想全面地解释说明感受质问题,需要将二者相结合。研究时要区分感受质相当于大脑神经活动的客观存在的本体论地位和其主观意识性的认识论意义。

四、结语

皮考克内容理论的研究本身是很具有创新意义的,丰富了心灵哲学的研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了第一人称表征理论,也是在试图不断完善自己的表征理论,调节主客二元对立的困境。但是从皮考克对于时间知觉的搁置态度来看,他的理论还是带有很强的第三人称视角的客观性。无论从时间知觉本质属性,还是从心灵哲学的理论发展趋势看,对于时间维度的搁置甚至是忽视,会对皮考克哲学理论的发展产生限制。

参考文献:

[1]阿加辛斯基.时间的摆渡者[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33.

[2]潘莉,黄希庭.时序知觉影响因素与思考[J].研究前沿,2018,26(4):614-624.

[3]陈思.感受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责任编辑:杨国栋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