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转型模式下以赛促教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转型模式下以赛促教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7-19 阅读数:338

王丽芬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转型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大赛在教育领域成了热点名词,开展得如火如荼。通过开展各式各类的学科和技能竞赛,促进各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大赛为重要载体,改变评价观念,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锻炼,为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转型模式 教学方法 竞赛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037-02

一、研究现状

在转型发展模式推动与指引下,我校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各项针对专业技能的大赛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受到老师及学生的高度重视。竞赛是参赛学校之间的“参与、交流、竞技、提高”,是“观念、技术、人才、经济”的竞争,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当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许多学校竞赛训练与常规教学是分工管理,互不交叉的。为了竞赛取得更好的名次,提高竞赛成绩,突出竞赛训练,购置竞赛专用设备,对参赛选手单独进行专项辅导,进行专项训练。比赛由专人负责,一般都是指导教师单独进行,与正常的日常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相互独立的。这必然使得竞赛训练与平时的日常教学形成“双轨制”,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学生的受益面也相对比较狭隘,同时也加重了参赛学校的负担。

(2)学校教学与各类学科技能竞赛训练的“双轨制”管理模式。负责竞赛的主要抓竞赛成绩,为了比赛而申请各类财政专项,但这些设备的引进也仅仅是为了配合相对单一的比赛,并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应用。而且设备的使用还与指导教师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教学是服务全体学生的,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用于指导参赛学生训练。这种现象导致少数参赛学生占用了学校的优质资源,造成了学校的教学资源使用的不匹配、不均衡。更多学生没有享受到先进技术的培养与锻炼,这与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符的。

(3)学校在各类竞赛获奖荣誉的驱使下,育人模式也出现了偏差现象。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主要以竞赛为目标,以技能水平的高低来检测教育结果。有竞赛必然会有名次高低之分,毕竟由于训练内容单一化、针对性较强,不系统,不成体系。仅局限于技能竞赛项目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同时也偏离了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面必然会很窄,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更不是学校应有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手段和方法

(1)通过竞赛,实现教学观念转变。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大部分教学内容已经与具体工作岗位要求不匹配,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大赛倡导“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原则,坚持以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教育的有机融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通过大力开展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搭建各种创新实践平台,以大赛为重要载体,实现从理论学科为本向技能能力为本位的转变,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观念。

(2)通过竞赛,明确专业设置方向。为了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的人才,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各学院专业设置,一定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竞赛能够紧扣社会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从比赛项目设置上能够体现现代很多企业真正需要哪些方面的技术型人才,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教学目标,再根据企业或市场人才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

(3)通过竞赛,促进教学内容改革。各类竞赛的内容、方法和评分标准一般由行业专家、专业、技能带头人来制定,竞赛的试题既要符合国家最新职业技能标准,又要贴近生产实际;又能包含新知识、新工艺的关键技术和环节,又要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突出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可操作性要求,既能突出本专业、本行业特点,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臨场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在能力。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不能针对个别学生,需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原来分散的、独立的几门课程,从理论教学、实训等环节,按专业的相互关联程度整合成一系列的项目体,在竞赛标准的指导下,有效促进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4)通过竞赛,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竞赛的考核方式是按职业岗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竞赛成绩进行评定。这引领了教育“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引领行行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学校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提倡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

(5)通过竞赛,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进行理论教学,后进行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不利于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在竞赛引领下,教学目标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岗位本位转变,使得学校不得不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专业技能的淘汰与更新,开发设计新的项目,合理利用各种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

三、取得成效

(1)各类竞赛在我校关注度逐年提高。以“互联网+”大赛为例,第一年的竞赛中,我校只申报成功10组,近三年由10组一下子提高到了2018年194组项目。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此项赛事受到全校师生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并且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图1所示。

(2)各类竞赛获奖率逐年提高。学校近三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如图2所示,竞赛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引到的连锁反应就是我校每年奖励人数逐年提高。

四、结语

(1)领导重视是前提。竞赛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成绩,领导的重视以及扎实的组织工作是前提。学院分管领导的统一领导、教学科研部组织协调、院团委负责具体实施下,全院学生分别进行了选拔赛,保证了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并利用寒暑假,安排选手培训工作,竞赛前又聘请高水平教师做辅导,保障选手赛出成绩、赛出水平。同时,各部门都非常支持学科竞赛活动,为竞赛活动提供帮助。

(2)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竞赛的根本。竞赛促进了学风建设。竞赛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竞赛活动培养、锻炼和展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竞赛活动广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风。

针对在学校整体转型发展环境下,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对各类竞赛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及得出的成功经验,推动学校向更好方向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3)教师的积极支持和辅导是竞赛活动的质量保障。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和基础知识的补充,介绍新学科知识,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组织学生进行了若干题目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对竞赛的形式和要求有了充分认识。

责任编辑:张蕊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