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人性的分裂:人各有别,殊途同归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人性的分裂:人各有别,殊途同归


发布时间:2020-07-30 阅读数:288

王光露

摘要: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潜藏着种种弊病,异化现象是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危机之一。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的代表作《惊马奔逃》描述的两名主人公在生活和交往过程中看似一对矛盾体,却拥有着相同的特征:他们的内在与外在得不到统一,存在着不一致性。他们逃避现实、伪装自我。然而他们却并不仅仅存在于虚构小说中,现实生活中处处生存着类似于主人公们因现代社会快速运作而滋生的畸形产物。他们是现代人人性分裂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马丁·瓦尔泽 《惊马奔逃》 逃避 伪装 内在与外在 分裂

中图分类号:I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115-02

一、现代人内心世界的临摹师:马丁·瓦尔泽

马丁·瓦尔泽出生于1927年3月24日,是德国当代与君特·格拉斯并驾齐驱的著名作家。虽然同为战后文学史上的佼佼者,但与君特·格拉斯始终关注法西斯战争不同,马丁·瓦尔泽的作品大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表现当代德国人的生存状态。他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角色的内省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挖掘现代人的精神弊病。瓦尔泽的小说经常以中下层的知识分子为主要人物,通过大篇幅的心理活动描写向人们展现主人公在社会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窘态以及他们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碰撞,他对个体内在的关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现代人重新审视自我、认清并接纳自我。

二、小说《惊马奔逃》主题解析:现代人的人性分裂

1978年出版的小说《惊马奔逃》是瓦尔泽的成名之作。该书在德国文坛引起轰动,受到文学评论界一致好评,不仅跻身当年德国十大畅销作品之一,并在之后被翻译成各国文字远销海外。该书以度假胜地博登湖畔为背景,讲述了曾经的同窗好友赫尔穆特和克劳斯20年后的偶然相遇以及两对夫妻在此地的度假经历。曾经成绩优异的赫尔穆特如今大腹便便,工作生活如一潭死水平淡无奇,反之当年毫不起眼的克劳斯如今却身形健美,阳光健康,对待工作生活均是积极向上。几次约会中克劳斯都积极主动,赫尔穆特虽内心拒绝与克劳斯同游,却非要强忍痛苦迎合昔日好友,故作隨和幽默。表面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外在形象及风格迥异的生活方式的相互竞争与摩擦,内里却都是两位男性主人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焦虑,表象与内里的强烈对照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现象以及外在表象与内在人性的不一致问题。下面笔者将借由小说中最重要的两位男性主人公的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上诉论点。

(一)赫尔穆特与克劳斯

文中的两位男主人公赫尔穆特和克劳斯个性迥异:赫尔穆特年近五十,是高级中学的一名教师,中年发福,身体臃肿,并且深以为耻,常常因自卑而受到内心折磨;性格内向,寡言而不善交际,在工作中逃避周遭的人对自己进一步的挖掘和深入的了解,逃避却并不采取任何行动去阻止。为了寻求安宁他与妻子来到博登湖畔度假,却喜欢待在旅馆里读哲学家克尔恺郭尔的日记。他曾经的同学克劳斯是一名记者,二人年龄相当,但克劳斯却显得特别年轻,身形健美,仿佛20多岁的小伙子;表面上自信开朗健谈,行动力强。赫尔穆特贪吃嗜睡,喜爱抽烟喝酒却很少活动;相反,克劳斯却过着健康的生活,不近烟酒,只接受矿泉水一种饮料,喜欢运动,甚至在度假期间都为自己制订健身计划。与赫尔穆特的安静阅读不同,克劳斯特别追求刺激与冒险。克劳斯热衷于回忆,喜欢声情并茂地讲述往事。“在克劳斯·布赫处,(回忆)只传出说话声、嘈杂声,散发出各种气味;往事在翻涌和冒着气,仿佛比现实更加逼真。”当然,谈论往事总得需要与人交流,于是赫尔穆特就不得不成为他的谈话伙伴,这使得赫尔穆特很难受,对于过去他总保持缄默,他不喜欢回首往事,甚至逃避回忆。“当赫尔穆特发现,自己如何把支离破碎的记忆拼凑在一起,又如何给它们图上色彩,并朝它们呵气和为它们编撰出说明词时,便感到一阵阵恶心。”总之,小说中的两位男主人公无论外表还是所表现出来的个性都鲜有共同点,仿佛一对矛盾体。但是,正是表现得如此不同的二人在内心深处却有着相同的问题:或平静或热情的外表下都掩藏着对现实的焦虑,而这种内心所感与外在表现所呈现出来的分裂性也正是现代都市人的通病。

(二)内在与外在的分裂

整部小说以赫尔穆特为叙述视角点,因此,读者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他本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对于周遭人事物的所思所感以及他在人前刻意“塑造”和“扮演”出来的外在形象。他习惯将自己包裹起来,孤立于世俗之外。他总是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不让别人认识真正的自己,因此刻意与人保持距离,避免他人的亲近。当有人向他“靠近”,他便逃开。由于同事邻居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了解自己,因此11年来,博登湖畔的旅游地成了赫尔穆特逃避学校和邻里的必往之地,在那里没有人认识他,而多年来与旅店主人苏恩一家的“距离”也让他感到惬意。赫尔穆特不仅与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自己的妻子也不例外。“要是他能肯定地知道,萨比勒(他的妻子)也愿意与他保持同样的距离的话,他现在准要说:待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旅店房间里可真舒坦呀!”通过建立这种距离感和伪装,赫尔穆特将自己从外部世界中独立了出来并自得其乐,直到克劳斯的突然出现。这个曾经的同学对赫尔穆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总是试图亲近他,了解他,这让赫尔穆特感到害怕,不想同他来往,这一感受明显表现在赫尔穆特写给克劳斯的信中——其实,这并非一封信,而更多的是赫尔穆特的内心自白:“我知道,我对了解自己并不感兴趣,更不必说谈论自己了。因此,我们不应再次见面。是的,我这是逃避。我知道,谁阻碍我,谁……我不想陈述己见了,隐瞒是我的心愿”。赫尔穆特不断逃避,将自己孤立于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通过一种特殊的“角色游戏”——一种伪装和掩饰,给别人留下错误的印象——排斥着外界对他的了解,使得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情感得不到表达,内在与外在产生了分裂,两者之间的纽带被刻意扯断,因此,人们在赫尔穆特身上找不到任何一致性的表现。

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克劳斯在小说的前几章中在赫尔穆特的视角下显得开朗、积极,他生活健康、事业有成:他经常锻炼身体,即使是在度假期间也不放弃运动;他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不近烟酒,吃得也不多,这样的努力带来了成效,使年近半百的他仍然拥有年轻的身体,神采奕奕。克劳斯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他的“战利品”,是对外人炫耀的资本,可以为他带来恭维以及诸如健康、有活力、开朗一类的评价。这时,身体成为他手中的工具,帮助他营造一个他所希望的假象,而他也确实达到了目的:赫尔穆特近乎嫉妒地以为克劳斯是一个能完完全全掌控好生活与工作的人生赢家。然而他真正的性格、生活状况其实并非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在小说的最后两章中通过克劳斯对赫尔穆特发自内心的倾述以及他的妻子——海伦娜以为丈夫遇难后解脱般的自白中我们不难看出,克劳斯的外在不过就是一种假象:“他的生活没什么乐趣,无异于服苦役。每天在打字機旁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即使写不出来,他也要硬坐打字机前……他感到,他所做的一切都令自己吃力。所以他给周围人造成的印象是他根本不工作,他干的仅仅是出于喜好、不花力气的事……他想表现出不花力气的样子,而过后他总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骗局”。为了维护自己精心营造的假象并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弱点与不足,克劳斯总是生活在自我压迫之中,他强迫自己工作、锻炼、保持积极的态度……亲自设计着自己的光辉形象,不仅如此,由于担心失去年轻漂亮的妻子,他对于她控制欲也非常强烈,同样强迫妻子做着她并不情愿的事情。在这片虚幻的光芒背后藏着的是他阴暗的个性:自私自利且缺乏自我肯定。如此看来,克劳斯与赫尔穆特两者虽表现不同,然而生存状态却十分相似:他们的内在与外在都得不到统一。

三、人各不同,殊途同归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内在与外在分裂性、在人际交往中的逃避不仅仅只表现在小说中的两个人物个体身上,很多现代人与他们一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然究其原因却与当今社会发展现状脱不了干系:首先,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机制被演绎到了极致,人在这种快速更迭的生存体系中,要做到常立常青须得藏拙,绝不能在人前暴露自己的缺点,更不能将自己内心的柔软部分示人,一个不小心授人以柄将会被迅速淘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就导致了交往过程中人们很难真诚以待,大家都逃避着他人对自己的亲近,对自己的深入了解。再来,如今社会对人的认同越来越趋向外在化,即透过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以及言谈举止来评判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和阶层地位。因此,为了获得自己所追逐的社会地位,获得他人认同的目光,甚至为获得某一特定群体的归属感,人们需要塑造一个相应的外在形象,哪怕它与自己实际的内在品性、真实的自我认同方向向左。正因如此,社会上才充斥着为了他人的认同而迷失自我的“伪装者”。最后,也是最本质的原因在于现代货币经济以及社会分工的高度发展。过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大限度上是一种互帮互助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且,这种互助行为也是一种社会义务,人们只有参与到他人的生老病死之中才能确保自己幼有所依、老有所养。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仿佛金钱就可以实现人从生到死的一切需求,互助依赖的社会义务关系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和人与人从精神到情感的疏离。如今人人都有一副盔甲,谨慎地包裹着真正的自己。正如赫尔穆特在信中写到的那样:“我和今天生活着的大多数人一样,都怀着这个(逃避和伪装的)愿望。我们彼此像装甲战舰一样进行交往。”因此,对小说《惊马奔逃》的解读不能仅局限于两名主人公,事实上他揭示着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现代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是习惯在人前戴上面具扮演着乐于被别人所接受的自己,通过这种方式企图逃避甚至否认真正的自我,因而产生内在与外在的割裂,加剧自身的痛苦。

参考文献:

[1]Matin Walser.Ein fliehendes Pferd[M].Fre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1983.

[2]蔡鸿君.瓦尔泽与他的小说《惊马奔逃》[A].(德)马丁·瓦尔泽.郑华汉,李柳明,朱刘华译.惊马奔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3]Struck, Hans-Erich.Martin Walser,Ein fliehendes Pferd:Interpretation von Hans-Erich Struck[M].München: Oldenbourg,2000.

[4]Freund,Winfried.Martin Walser,Ein fliehendes Pferd.Altern als novellistisches Ereignis[A].In:Philipp Redam jun:Interpretationen für Erz?hlung des 20.Jahrhunderts.Bd.2[M].Stuttgart: Philipp Redam jun.GmbH&Co., 1996:205-223.

责任编辑:张蕊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