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如何将传统武术有效融入高校武术教育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如何将传统武术有效融入高校武术教育


发布时间:2020-08-25 阅读数:438

乔蓓芸

摘要:传统武术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文化修养的主要手段,通过将传统武术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推动武术锻炼及武术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在高校体育或武术教育中,引入传统武术教学内容,来促进体育健身及武术文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武术 融入 高校武术教育 研究

中图分类号:G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196-02

传统武术作为融合精、气、神的身体锻炼项目,其在我国健身锻炼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武术手眼身法的动作与练习套路,不仅体现出武术锻炼的外在美,而且能够展现中华文化含蓄、强健的文化内涵。基于此,在高校武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武术的内容,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锻炼与培养,从而实现武术教学中的育人目标。

一、传统武术融入高校武术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体育教育为高校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柔韧性、耐力、爆发力的主要途径。当前高校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在身体素质提高方面不仅需要更多的营养,也需要恰当的体育锻炼项目对其进行支持。但从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报告中发现,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呈迅速下降趋势,肥胖率、身体疾病的发病率以每5年2%~3%的速度上升,部分大学生无规律的生活方式,使得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而传统武术包括太极、长拳、少林拳、咏春等派别,不同派别手、眼、身、法、步的动作存在显著差异,但其都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一般高校武术教育中常见的武术为太极,太极拳旋指、旋腕、旋膀、旋腰等动作,可以在短时间内打开学生的筋骨,拉伸学生的肌键、肌肉与韧带;而缠、绕、翻、拧等招式动作,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使其身体器官保持内在的稳定与循环。因此,传统武术用于学生体育或武术课程的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身体运动方式、生命形态进行有效调节,包括学生心率、血压与肺活量等的调整,从而促进其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的提升。

(2)丰富高校武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高校传统武术教育课程的开展,能够极大丰富现有的体育教学项目,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弥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单一性。首先,传统武术的学习不存在场地限制,也无需过多的教学设施对其辅助,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学生开展武术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武术动作、技法的学习与训练,来增强传统武术锻炼的实践意义与实用性。其次,多数传统武术的入门动作非常简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锻炼喜好与优势,选择一项传统武术项目进行训练,教师对学生的训练难度、训练动作进行控制,以保证学生武术课程学习的时效性。特别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高等院校,教师可以引入多种传统武术教学项目,与学生一道完成某一拳种、器械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武术项目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丰富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练习实践。

(3)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高校武术教育中引入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是对足球、篮球、健美操等体育锻炼项目的补充,也是一种对学生身体进行综合锻炼、调养的方式。传统武术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为武德、武术文化等的教育,这就涉及对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高校体育或武术课程的教学,应加入爱国、爱党、守礼、仁爱、诚信等内容,让学生在体育竞技中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加强不同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才能有效保障体育锻炼项目的顺利开展。而传统武术文化中的“武德”教学,即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理念、价值观念教育的最好方式,厚德载物、重在参与、团队合作等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推动健康运动、和谐校园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传统武术有效融入高校武术教育的策略研究

(1)选择性引入传统武术的教学师资和教学内容。不同地区传统武术的教学,应根据武术项目的普及性、地区优势,选择合适的传统武术项目开展教学,例如河南地区以陈氏太极拳作为武術授课内容,山东地区以长拳作为武术教学内容。在选定武术教学课程后,高校要引入优秀的武术教育师资,对学生进行武术套路、训练技法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分阶段对其进行武术内容的教学。对于男生群体的武术课程教育,教师要选择干脆利落、刚劲有力的教育内容,专注于武术套路攻防的实用性。而对于女生群体的武术课程教育,教师要选择缓慢、柔美的武术技法,比如太极拳、木兰拳等拳法,锻炼其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效果。

(2)强化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创新。在现代教育体制下,高校传统武术教育若要长久发展下去,必然要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推动武术项目在学生中的普及。一方面,教师应在课程中强化传统武术教育的趣味性,以趣味引导学生展开武术套路、动作的探究。以太极拳武术课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现场讲解与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达太极拳学习的基本姿势、练习技巧,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入到太极拳动作、套路的学习中。之后,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学生武术学习的情况,安排合适的教学项目对其进行指导,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与讲解,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武术教育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武术教学要与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结合,高校在开设少林拳、长拳、南拳、咏春、太极等拳法的同时,可以举办“武林风”“武动奇迹”“武术进校园”等活动,通过邀请专业武术人士到学校表演,与学生展开武术项目的互动交流,来提高学生对于某一武术内容、练习技法的认知,从而实现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3)以身体锻炼引导传统武术的讲解与学习。高校武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因此,将传统武术引入到武术课程的教学中,要将身体素质培养放在课程教学的首要位置。教师要改变传统竞技教育、技术教育的发展观念,通过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武术的组合姿势、动作套路与训练方法,保持其在锻炼过程中呼吸、肺活量、肌肉与筋骨运动的协调性,来完成对学生肝、肺、脾、心、肾等器官的统一与调节。此外,传统武术教育还需从文化传承方面,对学生展开武术动作、思想道德的教育,针对武术肢体的运动来传达文化,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文化素养。

三、结语

传统武术是技战技术、民族文化的结合体,其既具有体育项目身体锻炼的特性,又有着引导练习者认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客观关系的教化特征。根据高校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来看,传统武术课程教学在武术教育中的开展,具有广泛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在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入有关传统武术课程的练习内容,包括太极、长拳、少林拳、咏春等拳法的教学,可以在保证学生正常身体锻炼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自身的主观认知与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喻竞.武术教学内容的缺失与改进——评《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与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9).

[2]杨刚.学校武术百年历史发展历程回顾及发展路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4).

[3]张猛.在传承与创新中升华传统武术教学——评《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与创新发展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7(1).

[4]吴寿枝,卢玉.新时代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方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4).

责任编辑:赵慧敏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