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翻转课堂”实践探微与思考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翻转课堂”实践探微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9-04 阅读数:307

邢永利

摘要: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实践表明,翻转课堂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成效十分显著。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观摩翻转课堂授课和亲自访谈相关师生采集到的相关信息展开讨论,尝试从教育心理学的维度对翻转课堂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并对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对传统常态教学的启发意义展开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 任务驱动式 自主探究式 小组合作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157-02

一、问题的提出

实际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主要问题之一。教师精心准备了一堂课,在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想吸引学生专注听讲,却苦于总有部分学生心不在焉,无法全身心投入课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发自内心地感兴趣,对课堂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呢?笔者认为,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对于破解该类问题不失为一项有益尝试。

二、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及原因概述

翻转课堂式教学,简称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先通过课前自学教学短视频及完成指定任务单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吸纳,再在课堂上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互动自觉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及应用的教学模式。其充分利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优势,颠覆了传统课堂以传授新知为主要任務的常规做法,让学生将知识的学习放到课前,将难度较大的知识理解及运用放到课上,老师课上讲得少了,学生课上主动研讨的状态却出来了。调查表明,翻转课堂对于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成效十分显著。

例如,在某次全国翻转课堂常态化教学实践观摩研讨会上,笔者经过实际观摩课堂教学、听取相关授课教师汇报及进行专门访谈发现,参与翻转课堂研究的十几所中小学校的师生均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学生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后进生基本消灭”,“老师发火少了,学生爱学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爱上了翻转课堂”,等等。

翻转课堂教学为何受到众口一词的好评,笔者经过观察思考及与传统课堂进行比对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绩的取得并非得之偶然,而是有着内在的科学依据,即能够通过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翻转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的角色意识发生明显转变,从以往被老师灌输知识的被动听讲者,变成要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的主人;从过去在课堂上需要被老师给机会才能发表意见,变成了只要课前足够努力,就能在课堂上争取到更多的表现机会,收获更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过去没有能力没有信心在同伴和老师面前有上好的表现,到只要课前认真落实任务单,就有能力在课堂上展示最佳的自我。这些因素共同合成了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求学的强大内驱力,使所有同学都愿意为学习而付出努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前所未有地调动起来,成绩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

认真反思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两点特别值得教育者关注:一是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自觉满足了教育心理学的两条重要规律: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和维果斯基的支架理论及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是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成功利用了任务驱动式、自主探究式和小组合作式教学的突出优势。它们对于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三、翻转课堂能发挥奇效的深层原因解析

(一)翻转课堂赖以成功的心理学基础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教育目标可以切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六个层次,其中,前三个层次为较低层级;后三个层级为较高层级。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涉及识记、理解等较低层级的知识点尽量安排在课前任务单当中,由学生自主完成;而将其余关涉应用拓展等较高层级的综合性题目集中放到课上研讨中完成,这样就让学生在课前有能力自主完成初级知识体系的建构,并且能够有信心、有准备地去迎接课上高难度的挑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课堂教学实时交流互动的优势。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无意中充分利用了维果斯基的支架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譬如,课前学生对较低层级知识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都是基于老师通过教材、微视频及其他辅助性资料或简单方法的提供得以实现的;课前任务单和助学资料的提供是十分有效的脚手架;课上,老师赋予启发性的任务设计和带有引导性的问题设计将课堂讨论逐步引向深入,也给学生突破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发掘自身潜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最大可能。

总之,学生在课前通过完成课前任务单对课上讨论要用到的知识有了充分的预习和思考,这才使得课上的讨论得以深入进行,课上分享能够成功实现;而课前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等教学资源的提供,为学生完成知识的初步建构搭建了非常实际的脚手架,让学生能够自如地攀爬到一定的高度。“跳起来摘到果子”是通过教师成功搭建的支架帮助实现的,而学生经过努力终于摘到果子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必将带动一种良性循环,让学生更愿意自觉投入到课前自主学习和课上主动创造的活动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任务驱动式、自主探究式和小组合作式学习对于有效提升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1.任务驱动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任务驱动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形式。课前任务单和课上活动单形成了明确的任务驱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了解自己要完成任务的总量与步骤,便于他们目标明确地做好各方面准备去争取课堂上的最佳表现。当然,学生在课堂上因“有备而来”获得了成功感与满足感之后,会进一步激发出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同时,任务单和活动单把教学活动的主体全部锁定在学生自己身上,老师只是从中辅助,这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无从逃避,迫使学生不得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任务驱动式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拉平了学生之间在知识储备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包括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认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都能有信心在课上发言,这一点对“差生”尤为重要;也让“学优生”在课前有充足时间审慎思考,更利于在课堂上将集体讨论引向深入。总之,不同层级的学生均对课堂研讨产生了较强的期待,当然会促使学生课前及课上表现得更为努力。

2.关于小组合作式教学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小组合作式学习对于翻转课堂的成功实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课前预习的知识建构阶段,学生通过互联网在小组当中通过相互帮助,互为老师,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较为简单基础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答疑负担;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的知识内化拓展阶段,来自明确的小范围内的同伴间压力又迫使学生不甘居人后,积极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点子,努力为团队贡献自己那一份力量,凸显自己那一份价值,争取不为团队拖后腿。这些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综上,“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前课后都让学习在学生身上得以真正发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则走下讲台,从传统教学中作为知识讲授者和传递者的“权威”角色转变为“教练”角色、“导师”角色,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内化拓展知识的过程中发挥引领、帮助和指导的作用。师生之间变成了一种平等合作关系,而非简单的授受关系。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之所以爱上学习,是因为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足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更为主要的是这种获得感和满足感充分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在同伴面前自我表现、在小組协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进而让他们在课堂讨论中,能够勇于探索、大胆探究。

这对我们的常态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常态教学的启示

众所周知,“翻转课堂”中提倡的课前自学,课上分组讨论,教师课上引领提升,等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在做,为什么会收效甚微或效果不够尽如人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预习作业有很多目标设置是不够明确的,课前预习与课上讨论的关联度也不够紧密,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作用;并且日久天长,很多学生就会把完成课前预习当成了被动应付老师的苦差,导致课前预习形同虚设。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单却与课堂深入讨论密不可分,迫使学生不得不对其高度重视。

针对于此,要想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有待深入研究,至少授课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对课前课上做通盘考量,前者要真正体现脚手架的作用,后者要真正能够达到让学生进阶提升的目的;要努力使课上教学活动与课前预习形成良好的呼应,并在能力要求上体现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可以体验跳起脚来够到果子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很多教师不能充分相信学生,不愿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上仿佛少讲一句心里都不踏实。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学生做不到,而是我们老师过分低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相解答问题的能力,甚至不愿把一些最基础的任务交给学生自主完成,从而大大制约了学生自我习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也大大制约了同伴影响力量的发挥。使小组合作探究常常徒有其名,名存而实亡。

针对于此,我们在实地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借鉴翻转课堂中小组学习的做法,按照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将课程内容具体分解成不同层级,分别布置到不同阶段的小组学习中,让学生形成互答互问、相互激发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总之,实施“翻转课堂”的终极目的和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和实践的构建高效课堂、活力课堂的目标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无论是在知识建构方面,还是在能力拓展、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方面,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善学、乐学。在此意义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确有很大的探索价值。

责任编辑:景辰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