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孙婷
摘要:文章以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特点,接着分析了网络人际关系交往对于学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论述了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人际交往的对策,以便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8-0023-02
互联网让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海量信息,同时也提供了便捷交流,面对网络虚拟世界,大学生常常表现出高度的热情。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全新交往场所,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可以聊天、浏览网站,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
第一,网络交流的广泛性和自主性。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络与网络聊天工具层出不穷,使用非常便捷,很快为大学生所接受,这就极大突破了以往人机交流中的时空限制,使得大学生可以在各种虚拟空间中与他人进行频繁互动,互动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交际朋友圈。
第二,网络人际交往更加凸显平等性和随意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之中,人和人之间非常平等,网络空间没有上下级之间关系,更没有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称呼,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身份地位在网络世界中完全不起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常常在一种不受限制状态下进行自由沟通,打破了传统文化中所应有的等级观念,从而使得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
第三,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在网络虚拟社会之中,学生们常常扮演着各种各样的不同角色,以不同身份出现在各种不同场合之中,随心所欲地选择自我交往对象,可以畅所欲言,无需承担种种道义上的责任,这就使得学生表达更随意也更真实。
二、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第一,网络人际交往降低了大学生交往成本,大学生交往空间变得更加广阔。在传统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通过会议、电话等多种不同形式来完成交流。但是在网络环境之下,人们就像进入了便利超市,可以跨越空间地域限制,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各种不同网络终端进行交流,这极大地降低了交流成本,提高了人际交往效率。在人际交往范围拓展方面,由于互联网上海量信息也使得大学生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不断增强自身见解和认知。
第二,网络人际关系消除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激发了大学生在交往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是由于网络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平等性和匿名性特点,不像现实生活中进行的面对面交流,人们可以将更真实的自己展现在人际互动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思想。人们通过充分的自我表达可以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以及满足感。人们这种满足感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交往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加热情的姿态投入到生活之中,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
第三,网络人际交往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交往热情,有助于恰当地表达自身的情绪。在人的一生中,青年时代是最为渴望被理解的时代,青年时代又是最为孤独的时代。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具有强烈人际关系需求,常常囿于自身性格等各方面原因不愿与他人进行过深交流,害怕泄露自身秘密,在遇到困难之时也无法向他人诉说,这就导致大学生压力非常大,内心苦闷。而由于网络自身独有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网上结交网友,隐瞒真实姓名,敞开内心,释放情绪,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内心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網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一,网络人际交往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交往。网络世界本身就是虚拟世界,学生生活终究需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一些学生过于热衷在网上发展人际关系,使自己完全沉迷于网络精神世界。一些学生非常善于使用微信、QQ等不同网络聊天软件与他人进行交流,但是却无法顺畅地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以至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长此以往可能会丧失基本的社交能力。一些学生一旦步入现实生活中,就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障碍,他们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中找到精神寄托。
第二,人际交往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角色混乱现象。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承担着各种不同角色,并且通过各种不同角色来巩固自身的人际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承担多个不同角色,在不同地点出现。大学生在网上交流时是以一个与以自身真实身份相差非常悬殊的虚拟身份,与现实中的自己存在反差。一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内心非常狭隘,但是在网上又变得宽宏大量。当多重角色存在冲突之时,就可能会出现心理危机,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人格障碍。
第三,网络人际交往弱化了学生责任感。由于网络交往的非实名性特点,学生们不必为自身言论承担责任,一些学生利用网络来散布损毁他人名誉的信息,或是发布各种暴力信息。这种不良信息的传播,很可能会误导其他学生,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失衡。
四、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人际交往的对策
第一,加强教育,使学生可以正确处理网络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高校已经开设了各种不同心理教育课程,注重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培养,教育学生正确通过网络去认知社会,进行沟通,让学生明白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延伸,而不是完全取代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交往。通过这种引导可以使学生形成更为有效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增强个体交往能力,克服心理障碍,不断获得良好体验。
第二,加强管理,不断净化人际交往环境。大学生遵守网络规范,加强自律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等依然存在,而这些现象对于大学生道德和意识无时无刻不进行着严重冲击。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于虚拟网络空间的管制,加大对于网络社群网络暴力、网络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外部人际交往环境。与此同时,学校内部也应当加强对于网络的监控,可以通过实名制来加强对于学生上网行为的监控。并通过校园论坛来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与发表言论,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
第三,加强引导,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大学生在网络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采取措施予以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正常现实生活交往之中。同时对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虚拟交往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交往意识,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交流,防止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之中。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有效沟通,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沟通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使他们认识到互联网并不是沟通的法外之地,也应当遵循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姜新瑞,姜新宇,杨晓雯.当代网络社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1):67-69.
[2]贺子宸.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研究[J].科教文汇,2017(24).
[3]李莎莎.网络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7(20):399.
[4]张冠华.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J].山西青年,2017(5).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