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转变大学生英语模式 探究应用能力的培养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鉴赏

转变大学生英语模式 探究应用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10-31 阅读数:325

魏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理论性人才已不再适应人才需求目标,社会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英语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更应该注重应用与实践,大学英语作为大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以应用型为导向,全面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开展英语教学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8-0164-02

《大學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1]尤其是在面对社会人才需求目标逐渐趋向于应用型复合型发展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基于应用能力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才竞争力,向社会输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以下将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进一步对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作出路径规划。

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大学英语作为中学英语的后一阶段性教学,教学模式与中学英语有着明显的区别,学习的效果很大取决于教学模式的设计,就目前的情况可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以下简单地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1.重理论而轻应用的教学理念

“重理论而轻应用”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应试化教育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这一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尤其对于大学英语学习来说,教师片面地重视词汇短语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知识掌握后的应用实践,只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流于表面,让学生为了学而死记硬背,无法真正做到内化与吸收,长此以往,削减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调查研究显示,许多高校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尽管学习英语已多年,但仍然无法流畅地与外国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更无法独立完成一封简单的英语书信。

2.学习和教学目标模糊

学习目标直接影响了学习的过程和态度,而教学目标则直接影响了教学设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中,尤为突出就是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存在模糊的问题,即存在一个灰色地带。就目前情况来看,英语的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务安排,然而这些既定的教学目标却未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教学面对多个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条件不一样,用单一的目标来进行教学无法起到实际教学意义。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是模糊不清,这严重影响学生对于英语学科设置的理解和兴趣。对于上大学的学生而言,大学的学习相较于中学阶段的学习略显自由,没有升学压力,也没有直接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容易在学习中迷失方向。由于学习方向的模糊,许多学生便把大学英语学习目标单一地理解成通过英语四六级,这样一来,应试再一次混乱了学习的终极目的,让英语的学习始终功利化。我们需要转变教学和学习的理解,让英语成为生活中的应用型工具。

3.学习和应用实践脱节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应用,优化实践过程,而实践又可以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鉴于此可知,知识和应用两者不可分离,更无法独立,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英语的学习更应该这样,前期进行知识积累和沉淀,后期进行实践和应用,便于更好地将英语作为工具,帮助知识的消化理解,进而实现内化与吸收。但是就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情况来看,知识和应用两者严重脱节,由此出现了“哑巴英语”这一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都是教学模式的原因导致。学生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信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局限在教材和习题,前期学生没有机会应用英语,后期形成学生怯于应用英语,无法应用英语。同时,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应用范围严重脱节,学生即使掌握教材所学,也无法实现学之所用。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规划

1.强化应用意识,明确教学目标

应用意识是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动力,要求学校要重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转变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明确应用型的教学目标。让英语能够成为实有效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后,做到有效地解决问题和流畅地沟通交流。让英语学习不再只是表面的应试学习,而是真正内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

2.选用应用型教材

教学内容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果,面对新时期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在选择教材时,需要更加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所需来进行教材选择,切勿选择空而不实用的教学内容,这只会导致学而无所用。同时,教材的选择还需要结合教学主体本身来进行选择,英语基础和专业分类都可作为考量的因素,更近一步保证了学习和应用的结合。教材内容必须突出其“应用性”,应该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很强的相关性,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获得的不仅是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了解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英语交际能力。另外,教材的选用还要考虑到和后续专业英语学习的衔接问题,充分发挥大学英语学习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引领作用。[2]

3.利用互联网构造多模态教学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转变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思路。英语在趋向于应用工具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多环境的应用,因此可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多模态教学模式,便捷英语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多模态教学改变了大学英语传统的单一的文本模式,通过对学习者听觉、视觉、触觉等同时刺激,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可以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提高交际的有效性。[3]除此之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的英语学习更加生动形象,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课堂的延伸,提高学生主动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多属于填鸭式的教学,这极大限制了教学的范围,也严重削减了学生知识的主动性,不仅让学生的兴趣降低,更限制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面对课堂模式转型,我们需要将学生的被动地位转换为主动地位,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去理解学习,就具体实施而言,可以引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借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完善英语学习知识结构,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英语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在实际应用和自主探索中去了解这门语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英语的教学开展需要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为导向,只有面对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才能寻实现教学模式的最优化。立足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层层分析现状的问题和矛盾,发现还存在诸多问题,其具体表现为理念的不创新、目标的不明确以及实际的不合理,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矛盾所在,才能借此来帮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学生有效提高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郭万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29(5):84-87.

[3]赵露.多模态话语教学理论与应用型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设计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12,14(6):120-123.

责任编辑:杨国栋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