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辛亥革命那年,我十八岁,对于革命一下子成功,感到莫名其妙的高兴,看看事实,似乎跟理想中的革命不大对头,又感到莫名其妙的忧虑。”上课伊始,苏州市草桥中学校长范太峰读了叶圣陶的一段话。
“你是否认同叶圣陶的观点?”范太峰问。
“不同意。”学生答。
“为什么?”范太峰问,“判断革命成败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
不久前,在苏州市草桥中学举办的“看见你的影响力·纪念叶圣陶诞辰125周年”暨苏州市教科研融合建设推进活动上,范太峰为学生和苏州十余所中学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公开课。
随堂发放的还有一张“草桥中学历史教研组课堂评价表”,对标“吸引力、生长力、影响力”标准,对教师、学生及教学效果打分。
“课堂是课程的试验田。”范太峰说,对于课堂教学,叶圣陶明确概括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并进一步解释: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
对此,草桥中学着力开发出了“三力课堂”,即:让教学情境有吸引力,化解苦学;让教学过程有生长力,转化死学;教学结果重影响力,解决浅学。
范太峰以当天的这堂历史课为例,解释“三力”是如何贯彻课堂的。
“首先以叶圣陶的思考引发学生的思考,创设了身边的情境,因为叶圣陶是草桥中学的首届学生,拉近了学生和这节课的历史时空距离。”范太峰说,此外,还增加了毛泽东、孙中山等人的史料,通过角色扮演,创设了宋教仁国会演讲的情景,“黏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此基础上,呈现辛亥革命前、中、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进而回到课堂伊始提出的问题“判断革命成败的基本标准是什么”,让学生在阅读史料、记住史实的同时学会看历史的视角、评价历史的维度,培养深度思考能力。
在范太峰看来,每个教师都在进行“一个人的课改”,而“三力课堂”建设的关键在于引导教师以“三力课堂”为价值取向,探索、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自励自学自得”境界。
“三力课堂”如何落地?草桥中学以“一组一品”为导向,发挥“叶圣陶教师团队”的引领作用,同时以“最具影响力的教师”评选为抓手,推进教师认同并践行“三力课堂”理念。
“‘一组一品’即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自己的‘杀手锏’,如语文着力推进情境教学,数学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英语以听读为先等。”范太峰说,各学科根据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较成熟的教学主张、教学路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型。
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2013年荣获“叶圣陶教师团队”后,学校按照教师发展需求梯级打造青蓝工作室、精进工作坊、名师共同体、叶圣陶教育思想研发室等,聘请校外专家分类指导,带动全校教师成长。
此外,学校每年还会评选出20名“最具影响力的教师”,以“师生关系好、教学质量高”为核心标准,引导教师建设“三力课堂”。
《中国教育报》2020年01月03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