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主管: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科学与财富封面

主管单位: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编辑出版:《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51-1627/N

国际刊号:ISSN 1671-2226

邮发代号:62-151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新闻动态

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发布时间:2020/11/22 阅读数:516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1732万名专任教师,这个庞大的群体支撑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被称赞为“一支了不起的力量”。

兴国必先强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围绕重师德、兴师范、强素质、优结构、提待遇等关键环节,强化制度供给,深化强师举措,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力量。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2019年9月29日,人民大会堂,在雄壮激昂的《向祖国致敬》乐曲声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佩戴上了金色的“人民教育家”奖章。

这是共和国首次颁发“人民教育家”这一国家荣誉称号,于漪作为基础教育界唯一代表获此殊荣。而在于漪看来,说到底,她就是坚守了新中国教师的本分。

“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师德师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并作出了“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等重要论述。

方向明晰,脚下的路就走得更坚实。继实施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配套的违规处理意见或办法后,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与“十项准则”共同构建起国家层面关于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体系。在教师评价方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再次强调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

师德师风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师德失范信息库,分批曝光违反教师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推进师德师风基地建设……从教育部到地方和学校,建立起了全方位立体式网格化的师德监管体系,利用制度力量,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

各地以系列制度、文件,不断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既划定底线红线,也为新时代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形成了师德师风建设闭环管理制度体系,陕西把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四川成都建立师德失范信息库,浙江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有偿补课等问题。

守住“底线”,也要弘扬“高线”。今年夏天,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又有100多名贫困女孩考入大学,改变命运。张桂梅没有儿女,华坪女子高中和华坪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就是她的孩子。她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近年来,教育系统涌现出了于漪、高铭暄、卫兴华、黄大年、钟扬、陈立群、张桂梅等优秀典型,他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默默耕耘的事迹,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振师道尊严,不仅是教师队伍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育人本领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和民族复兴进程中对越来越多好老师的时代呼唤。

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

15年前,石明警从贵州省赫章县城出发,先坐一个多小时班车,再搭上一辆小货车,摇摇晃晃两个半小时,终于在午后赶到双坪彝族苗族乡。从此,他便在这里教书育人,扎下了根。

像石明警一样,数百万乡村教师、近百万特岗教师、数十万支教教师,坚守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的地区,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乡村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师资,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是问题的关键。面对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等难题,近年来,我国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在优化师资配置、创新编制配备、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强化待遇保障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优秀教师走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

各地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改革力度,探索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持续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县域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各项改革互相配合,优化了教师发展空间,让教师职业发展更顺畅。

河南是教师大省,通过加大跨地区、跨层级、跨行业事业编制调剂力度,全省调整回收机动编制4000个补充到缺口较大的中小学。云南从全省事业单位跨区域、跨行业调剂空编,为教育系统补充1.8万个编制。

2015年以来,教育部分两批公布了49个“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北京、山西等15个省份出台了省级层面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改革的重点指向了改变僵化的教师管理体制。各地加强县级党委、政府统筹,让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教师管理人权、事权、财权相对统一,并不断完善教师补充、聘用、交流等机制,激活了教育的“一池春水”。

职称评定改革关系教师的切身利益,也是鼓励高素质人才向基层和一线流动、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完善中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放管服”改革,畅通了教师的职业发展道路。为拓宽基层教师晋升渠道,山东、新疆等地设立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实行单独评审、定向使用,有效增强了基层教师职业吸引力。

“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2015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每年吸引4.5万人到乡村从教。“特岗计划”实施15年来,共有95万名特岗教师走上中西部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的讲台,他们被称为农村教师队伍“换血的一代”。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今年8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聚焦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举措,推动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

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从教30年的老教师,浙江金华市婺城区仙源湖实验学校校长张利东感到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越来越浓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们的钱袋子更鼓了。

这样的幸福感是不少教师的共同感受。2019年,贵阳市义务教育教师年平均工资为10.9万元,比当地公务员高出0.6万元。浙江多地自2018年开始参照公务员标准发放教师年终奖,并一次性补齐2017年差额。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教师工作的文件,明确了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提出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是关键。近年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惠及中西部8万多所学校130多万名教师,医疗、住房、荣誉奖励等多方面的保障让教师安下心、扎下根。在广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镇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补助人数从2014年的4.73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0.94万人。甘肃通过“温暖工程”“周转宿舍”等民生项目,两年解决33万名师生的采暖和5.6万名教师的住宿问题。

待遇提高了,不必要的负担也要减下来。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让中小学教师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聚焦教育教学工作。云南、四川、天津等地为教师减负开出清单,减轻督查检查考核评比、报表填写、社会事务进校园等教师反映最强烈的负担。

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教师的期望正在不断攀升。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近年来,通过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师范生公费教育,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稳步推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正从基本支撑向高质量支撑转型,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从2019年开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中央4号文件实施状况开展了第三方监测评估。“最显著的变化是尊师重教社会氛围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布和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全社会共同守护教育工作者的从教情怀、教育情怀,让尊师重教成为常态,让强师惠师政策惠及每一名教师,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未来。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21日第1版 


编辑整理:科学与财富杂志社官方网站